第122章试探

作者:程天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拿沈家的10亿暗花,千里迢迢赶来杀我,就应该有死的觉悟!

人多势众如何,高手如云又如何?

不过是一群为了钱财滥杀无辜的邪修罢了,在我眼中犹如猪狗。

红莲现世度罪人,我明日送他们一场“机缘”便是……

望着舅姥爷庞崇爽朗的笑容,我心中一暖,说道:

“嗯呢,到时候咱爷俩一起归拢他们!”

“必须的,必须归拢,哈哈。”庞崇又是一阵大笑

不知为何,望着眼前这位言谈举止略带胡匪气息的老人,我忽然想到了去世已久的爷爷。

或许也正是如此,我对庞崇这位舅姥爷,有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行啦,咱别在这嘎哒杵着了。走,上我家去吃酸菜炖大鹅!”庞崇招呼道

“嗯呢,舅姥爷。”

庞崇家离沈园并不远,出门拐个弯就到了。我和庞崇也没开车,溜溜达达的走着去的。

相对比沈家那座层楼叠院、曲径回廊,乍一看尽显所谓传统建筑文化;

实际却没用木框架,甚至连一根木头也没有,全都是钢筋混凝土所建的沈园。

庞崇家的这套宅子,要亲切自然得多,也更能体现文化精髓。

齐整整的柞木篱笆墙,围着前后两进六间正屋,左右两侧各两间厢房,以及马棚、米仓等,一共十六间土坯草房。构成了整套宅院的主体。

土坯,是极具红山文化特色的版筑夯土。

因其冬暖夏凉的特性,外加纯手工打造。这种土坯的造价远超现代砖石。

苫草,是产自龙泉府地区,根茎最为粗壮的龙泉苫。

经桐油浸泡,再用青麻绕经,耐腐烂且结实无比。

传统且讲究的材料,山墙外的呼兰式烟筒,窗纸贴在窗棂外的窗户,以及房檐下挂着的玉米和干辣椒,还有院子当中高耸的索伦杆……

这一幕幕,将东北民居的风俗特色,体现的淋漓尽致。

再加上院门口栓着的那只,正迎着落日的余晖,如老僧入定般闭目养神的东北大黄狗。

庞崇这套宅院,仿佛一幅关东风情的水墨画,很是恬静自然。

进门的时候,庞崇见我望着院子出神,哈哈一笑问我:

“小嘎豆子,你看舅姥爷家整得带劲不?”

“呵呵,贼啦带劲,比沈园看着顺眼多了!”我笑答

庞崇闻言满意的点点头,他边招呼我往屋里走,边跟我说:

“年轻人能耐大小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不能忘本。无论到啥时候,咱都得知道自己的根在什么地方!”

“要说碧波这些有头有脸的人里,我最看不上沈万林,尤其看不上他家那个二小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