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
我之前也看过很多的国画,但是我估计我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这么近距离的仔细欣赏,所以才会如此的收到冲击。
老人始终都没有说一句话,但面前的作品已经胜过了千言万语。
“觉得怎么样?”老人轻声问了一句。
我当时年轻气盛,脑袋里只想着不学这玩意,也想着要给自己的逃课找个借口。
所以我直接就来了一句,“国画这东西我觉得是太过于老套了,不说别的,光是画笔就这么粗,很难有细节的体现的。”
我说出这些话,也不是无脑的黑,是因为我之前在网络上见过有人这样评价过国画,所以就直接脱口说了出来。
其实我自己也清楚,国画的魅力在于它朴实简单之中透露出来的韵味和内涵。
就好像是我刚才被这画面所吸引一样。
我也知道说国画没有细节这个点,就是在故意抬杠,就好像是说一个汽车不会飞一样。
但是老人家却并没有因为我的抬杠而生气,反倒是笑了笑。
他没有解释,而是又把毛笔蘸了些墨水,之后走到我身边,俯下身蜻蜓点水的在画面的下方勾勒了几笔。
我清楚的记得,他真的就只是勾勒了几笔,我甚至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不过是短短的十几秒中,他就站起了身,然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示意我再去看。
我疑惑的又走到了画作前方,低头直接看向了老人勾勒过的地方。
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老人不过就是在画面的下方,也就是那条蜿蜒的河流里面画了一个小船,船上还坐着一个带着蓑笠的渔人。
不过,看着老人这么自信,我觉得,这件事应该是没有那么简单,所以我没有扫一眼就抬头,而是仔细的观摩起来那个新加上去的元素。
细看之下,我汗毛都竖起来了。
这条小船在画面中本来就很小,因为跟高耸的山峰做相互的呼应,显得画面更加壮观。
但是船小归小,确是五脏俱全,甚至就连船上破旧的样子都隐约可见,再仔细看船头似乎还站着一只鱼鹰。
而穿上的渔人也不简单,他手里拿着一根鱼竿,鱼竿上竟然还能看到竹节,而且水中似乎还隐约已经有鱼在咬钩了。
至于他身上的蓑衣,那种质感,完全就是毛笔刷毛的笔触。
若不是亲眼所见,我根本不敢相信这真的使用这么粗的毛笔画出来的,而且还只是用了寥寥数笔。
我已经没法用语言来描述我那时候的心情了,当时我心中的傲气已经烟消云散,也不再想着给自己找什么借口。
“老先生,实在是对不起,我刚才不过就是信口胡说,您不要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