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已经失传

作者:在乡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感觉到一个绝佳的机会来了。

李寒的电影,一定不会简单。陆飞对此深信不疑。

所以,他在兴奋、激动和期待之下,在第一时间就动身往府南省临邛古城而去。

他要牢牢的抓住这次体会。

……

临邛古城。

《凤求凰》剧组已经收工,今天的拍摄任务已经完成。

围观看热闹的观众们渐渐散去。

景文博邀请了两位副导演、两位主演等剧组主要人员,一起宴请李寒、苏雨情、秦小月三人。

一番觥筹交错之后,宾主尽欢。

宴席结束之后,李寒、苏雨情、秦小月三人,到了一家旅店休息。

今晚就住这家旅店了。

房间里。

苏雨情问李寒打算拍哪一个故事?确定好了没有?

两个丫头对此十分好奇。

李寒道:“已经确定好了。我等会儿就试着写一下剧本。”

“是哪一个故事?”苏雨情、秦小月二女同时问道。

李寒道:“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故事。”

啥?

两个丫头都是一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基本上都已经失传了吧?

现在大家只知道这么两个主人公的名字,而不知道具体的故事。

这要怎么写剧本?

瞎编?

倒也不是不可以。二女自然相信李寒有这样的能力。

只是,瞎编出来的故事,会让人认可吗?尤其是那些有些迂腐的文人,会让人瞎编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故事吗?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虽然失传了,但这两个名字流传了千年之久,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名人,也是一种历史文化。

在那些有些迂腐的文人眼里,怕是不会允许有人用这两个名字去创作故事的。

他们一定会认为,这是想要借助这两个名人的名字,来达到让自己作品出名的目的,是对这两个名字的亵渎。是在消费这两个名字。

李寒现在要拍这样一部电影,怕是会引起那些人的强烈抗议,从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非议啊!

虽说李寒可以不管那些,但非议多了,对李寒的名声终究是不好的。

想到这些,二女不禁有些担忧。是不是换一个故事框架保留比较完整的故事会好一些?就像景文博拍的《凤求凰》一样。

二女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李寒笑笑,说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虽然失传了,但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失传。不然,这两个名字也不会流传下来。在一些典籍中,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只言片语的记载的。比如,有典籍中就记载了,祝英台是越州上虞县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