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本国人的阵营里。一张黄种人的脸孔即使可以冒充远东某个共和国的鞑靼人,却禁不起有心人的深挖。
“我明白了,他们这是想要一个根正苗红的。让科赫和柯基廖夫过来,还有安保组里那两个做宣传的家伙,今天他们就是投资基金的经理了。”不就是需要一个瞒天过海之计嘛,俺尼古拉斯·江最拿手的就是这个了。
很快地,五个投资基金经理全部换成了莫斯科本地面孔,成为江守义亲自指定的“当天经理”,原来的大学生管理经理变成了副手,以备不测。
事实证明,这个“以备不测”还真是非常有必要。
“老板,出问题了。”小马果然还是嫩了些,江守义现在看到他就像是看到送电报的“报丧者”一般,“有些人看到咱们没出价,而是陌生人出价了,他们现在也在跟风。收购价可能会提高不少。”
江守义也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本来以为换个马甲就行,没想到有些人看到老虎没出山,阿猫阿狗地先跳出来了。
“先不急,看看前面再说。”
最终,1%的股权以39万卢布被一个不知名的投资者获得。
第二笔拍卖是3%国有股,底价3万卢布。
这时候,拍卖师的高明之处就显示出来了。分成多笔、小额拍卖的话,可以吸引那些小投资者进场、太高价格;大投资者也无法容忍股份被侵蚀,所以会在后期血拼。
柯基廖夫很快以120万卢布拿下了这3%。
“怎么比1%股份的单价还高?”江守义很快就发现不对头了。
批发价比零售价还高,这肯定是有问题。
接下来,拍卖师拿出了第三笔拍卖份额:“5%国有股,底价5万卢布。”
对于江守义来说,5%的股份也不能被他人收走,于是消息迅速传出去:志在必得。
竞价到了火热阶段,一个负责宣传的安保人员不敢出价了:“现在已经到240万卢布,远超过第一笔的单价了,我不敢出价了。你再找老板确认一下吧。”
“老板说了,300万卢布以内都可以接受。”
终于,这个家伙在拍卖师第三次喊出“成交”之前叫出了260万卢布。
问题是,有个投资者直接出到了300万卢布。
现场一片大哗。
丘拜斯进门时的情绪非常暴躁,甚至有着打架的冲动。但是随着拍卖的顺利进行,他的情绪也慢慢地安定下来。
“这个拍卖师非常专业,是位艺术家,像个天才,”参与竞拍者的热烈程度,让丘拜斯最后的担心也扫除了,“这一刻真是意义重大。我们刚刚从苏联的体系里走出来,现在就目睹了真正的程序!那些买到股份的都是活生生的人。”
这些资金都会进入国库,成为改革派的初步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