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项庄的目标

作者:梅陇一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江奕提出1993年的销售量要达到400万部,最好能超过500万部。1992年,巨潮bp机的销量只有150多万部。

这就是说,白志清要承担“双倍增”的任务。

“今年要比去年增加两倍?”白志清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向江奕确认了一下,却只是得到肯定的答复。

不只是白志清,其他两个家伙也不敢相信。如果老板没说错,难道白志清这家伙犯了什么忌讳?

“寻呼台这边,入网费从500块一次性降低到200元。”江奕这才透露了这次的“大杀器”。

这次轮到庞金山和王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一次性降低60%?”如果不是江奕的话,两人真的要以为这个说话的人疯了。

这可是寻呼台最丰厚的利润来源,你要自断筋骨?

与这两个被打蒙的家伙不同,白志清在那里暗暗开心。

打了九折以后,1800元的bp机加上30元的月租,以及200元的入网费,已经低于一个职工的年收入,具备了“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基础。

从此以后,bp机将告别商务使用时代,成为人们的日常联系需要。配合刚才讨论的短消息营销,这就是从严肃的工作营销、信息营销到社交营销、内容营销时代。

最终获利的还不是巨潮bp机么?

“江老板,您这是又瞄准谁了?”庞金山无法从内部找到现实的原因,又想起了以前和摩罗公司干仗的经历。

可是现在摩罗公司也没必要这么严阵以待呀。

难道是要演一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鸿门宴?

王军慢慢回过味来了:“江老板,搞出了这么大动作,难道是因为国家放开了寻呼台开办的事情?”

“没错。现在出资1000万就可以起步开办寻呼台,如果按照现有的入网费水平,只需要2万用户就能维持,这将会出现大量小而散的寻呼台。”江奕记得很清楚,寻呼台这个高利润行业吸引很多投资者,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有的城市甚至有四五十家寻呼台,导致极大的浪费、不规范,有的看到盈利无望直接跑路。

三个人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两万用户是可以维持,但是有这个必要吗?大家用的都是同样的系统,服务也都差不多。”

“我估计这样的结果就是寻呼台给寻呼机生产厂商打工,最后是几百上千家寻呼台,围着三五家寻呼机生产商转。”

“我怎么感觉这是西方寻呼机生产商的阴谋呢?想要用这个小盒子把我们国家的外汇再赚回去?”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实际上把九十年代寻呼机和寻呼台的格局、以及寻呼行业的命运琢磨个七七八八。

别看寻呼台众多,价格战打到最后月租到了15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