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的下午,终于见到了著名作家叶新。
江奕、韩成斌和何董事三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一次一定要亡羊补牢。
或许是为了显示尊重,叶新把这次拜访的地点放在了肇嘉浜路自己家对面,有一个茶室。
叶新提前就在楼下等着,看到几人过来就主动招呼了一下。
江奕只看到一个穿着白衬衫、身材不算高大的知识分子,知道这应该就是大作家了。
韩成斌急忙上前跟他寒暄着:“不好意思啊,叶作家,我们刚才没看到这里,绕了几圈才找到这里。真的是让您久等了。”
“没关系,说起来也是这边的路太窄了一些,等过几个月一号线通车了就好了。”叶作家倒是没有怎么生气,到这里来要经过徐家汇地铁站,这几年那里不停地施工,他早就习惯了。
由于这是申城的第一条地铁线路,各方面都很重视,加上没有经验,这几年可就苦了附近的居民了。
“现在燕京和津门都已经有了地铁,申城这么多人早就应该有自己的地铁了。香江的地铁已经通车20多年了,要是没有地铁的话,现在真是难以想象。”何董事迅速地把自己的香江身份传了出去。
韩成斌郑重地奉上带来的任城特产。文人们都有各种古怪,他提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我们是接受腾龙文学奖出资人的委托,对获奖者进行回访。很荣幸见到您,也祝您新年好!”
叶新现在是专业作家,获得的奖项已经很多了,不过对于“回访”之说感觉还是很新鲜。
江奕没有客气,这件事情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所以单刀直入表明了来意:“叶主编,我们这次来还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对您的《孽债》作品进行改编。”
“在长安颁奖会的时候,你们没有把我这部作品纳入改编的行列,不知道现在为什么又有改变了?”当时叶作家是多么希望能够获得这个殊荣,可惜没能如愿。
首届获得此项殊荣,将在今后多少年让人津津乐道,对作家的声望都会是很大的提升。
更何况,拿到10万元奖励就代表着一套房,可以极大地改变自家的居住条件。
“当时那些入围的作品是由影视导演和编剧们挑选的,带着个人的偏好,也考虑到他们的专长。这并不代表作品本身的质量。”
实际上是江奕当时也没看那些未入围的作品名单,他只是看着入围的都是比较有名的作品,所以没有作出调整。
只是没想到,竟然错过了这么一部收视率很高的作品。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里面涉及知青方面的话题?”叶新犹豫了一下才问出了这个问题。
叶作家现在四十二岁,倒有二十一年是以知青的身份在各地飘荡。这个身份以及高质量的作品,是促使江奕想要借重一下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