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了起来,一边解释着:“windows和office的源代码都没有公开,万一他们要是开了后门,公司的秘密可就一览无余了。”
“源代码?后门?”崔记者是个纯正的文科生,完全听不懂这个。
“哦,后门就是窃听的一个端口,只要这些程序是其他供应商开发的,都会有这个安全问题,”年轻人像是突然想起来一样,在电脑上演示了一下,“我们之所以用国产的系统和办公软件,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这些安全问题,也可以帮助培养本国的软件开发技术。”
两人正在聊着,一个中年人过来了,崔明估计这个人应该是今晚的主人了,上前主动介绍自己:“我是经济导报的崔明,不知道您是不是吴江元主任?”
“崔主任,总算是见到真人了!我就是吴江元,快请坐。”吴江元赶紧把崔明请进去。
崔明以前多次关注巨潮bp机、兰陵寻呼台,而且多次站在国货的立场上对抗摩罗的打压,只是吴江元还没有机会没有见他。
进去以后,崔明还在想着刚才那个小年轻的几句话,只是暂时却找不到了。
“吴主任,刚才那个小伙子提到了国外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后门,不知道这个对安全问题是不是有影响的?”
“对安全问题的影响呀,这个可就大了。以后办公自动化、会计电算化要是铺开了,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就是每个企业的必备。如果国内再铺设万维网,也就是互联网,那就相当于把档案室放在了网上,国外情报部门就可以即时获取你的联络信息。”吴江元讲起来的可信度大得多,毕竟人家是行业大拿。
“这样看来,国家安全问题很大呀。”崔明稍微一想就明白了,职业敏感性一下子就绷紧了。
“崔主任,好不容易出来吃个饭,还紧绷着安全这根弦不放松呢?”又是几个人一起到了。
“崔主任,您先到啦?都怪我没早点儿来。”经济报社的小伙子看到崔主任比自己来得还早,有点儿着急。
崔明摆摆手制止了他:“今天下午正好在旁边,也没什么事儿,就早点儿过来了。没想到就听到吴主任谈起通讯安全来了。”
“通讯安全,难道他们还能窃听咱们的电话?”
“现在交换机已经国产化了,问题早就没了?”
果然,《光明时报》的记者和张晓蕾一听到这个事情,职业敏感性也启动了。
“那我就班门弄斧了,说错了吴主任帮我指正,”崔明拗不过大家的热情,现学现卖地把吴主任刚刚说起得到电脑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后门”说了一下,“以后万维网要是开通了更不得了。”
“要这么说的话,一部大哥大岂不就是一个信息露点?”《光明时报》于记者对通讯领域接触得不太多,不过他的情绪也被“耸人听闻”的崔主任给调动起来了。
“如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