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收音机这些边缘产业的时候,是不是也为了给存储器找市场才做的一个样板?”逻辑理顺了,很多事情就有了新的视角。
他隐隐感觉到江奕的布局似乎都在围绕着一个思路。
“这些产业能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反正国内的生产线也过剩了。”江奕没敢多说,真要让吴江元知道了自己的全部想法,估计他会睡不着。
这个年代的芯片产业可是高精尖产业,又跟国防产业紧密相关。私营企业盯着这玩意可是会引发无穷联想的。
“以后卖产品的时候,我们的产品至少要低于进口产品500块。深挖一下intel的cpu是哪儿代工的,也要重点突出我们的技术跟他们是一样的,只是牌子不同。再宣传一下扶桑国芯片产业打败intel的案例,证明东方人也可以做好半导体产业。”
这些领域,江奕没有跟吴江元商量。90年代的人尤其是学生,眼睛里盯得最紧的就是cpu,cpu只认“intel”。
“低于进口产品500块的话,每台就要亏损1000元。每年10万台的话,即使不算销售费用,就是亏损1亿元。”
“今年交换机的利润能够撑得住这些亏损,大不了巨潮bp机的利润也可以支援一下。今年最多可以亏损20亿。”江奕说得很豪迈,做出了“砸锅卖铁也要上”的态势。
吴江元是真的感动了。
这是典型的“化家为国”呀。私营企业如果都有这种觉悟,华夏何愁不兴?
等到吴江元和李青走了,江奕才晃动了一下脖子。
刚才为了感动吴江元,一直保持着高姿态,可真不容易呀。十七八岁可是最好动的年龄呢。
吴江元要是完全认可了自己,军方那边就会给自己多一道保护伞。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