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企业年金的管理作出成绩来以后吧?”江奕暂时不抱希望了,公积金这一块盯着的队伍太多,年金这个“边角料”能作出成绩来就不错了。
“我的意思是几年前国事院开过一次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那时候就提出了‘提高工资,增加工资,变暗贴为明补,变住房实物分配为货币分配,通过提高租金促进售房’。我们厂也试点过,结果被88年的物价飞涨给耽误了。”韩成斌说起了那一段改革试点,江奕倒是听杨书记说过。
韩成斌话锋一转,说起了自己的想法:“兰陵市出面试点一下,比我们更容易。现在主要是缺少一个公平的住房参考价格,但是‘提高工资,增加工资,变暗贴为明补’这个思路还在执行。”
“兰陵现在也没这个条件,问题一大堆。除非兰陵建筑工程公司上市能够融资,可是现在还没股改呢,估计还要两三年。”
“不用等那么远,还有更近的。”看韩成斌笑的样子就知道他又瞄上谁家的菜了:“他们不是刚刚新提了30亿gdp嘛,地方的税收也会有很多增加。”
“这倒是,按照35%的综合税负,就是10亿;国家占一半,省里分走30%的话,兰陵还能剩下2亿。”
“兰陵这边也是小户型居多,按照60平米的话,现在是6毛钱一平的租金,提到一块二,就是36块钱。按照行政事业单位10万人员的话,每个月360万,每年不到5000万。再加上30万国企职工的话,这两亿也足够他们启动改革试点了。”韩成斌越算越觉得可行,忘记了晚餐时自己一个劲的扮演反对角色了。
以政府资金推动住房改革,真要落实下去了,下一步就是居民将自己住的企业的房子买下来,兰陵上百万套住房就是6000多万平米,按照300元的价格出售也能提供180亿元资金。再考虑工龄扣减一半的价格,也能回笼接近100亿资金。
这个账要是算下来,兰陵市肯定是大赚了。而且一旦形成主流民意,今年每年新建的房屋都会迅速地周转起来,一个良性循环的房地产行业就形成了。
这就是住房的货币化,是过去40多年积累的一次性释放。兰陵也将由此把每个人变成市场经济时代的“理性经济人”,不再是一个企业里只有一个思路、其他人只负责操作和干活。
“看来城市住房货币化这个可行。农转非和进城务工人员如果放弃了村里的宅基地,就必须要买房子。可以通过消金公司对他们发放‘农转非贷款’和‘公积金质押住房贷款’,按照每年缴存住房公积金的20倍封顶,这个可以比照消费信贷处理。”
江奕推出的“消费贷款”,在九十年代还没有明确定义。而且华国的住房价格是包含在“消费者价格指数”里面,按照消费信贷处理并没有太大风险。
等到炒房热兴起时,才会有严格控制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那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