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了,这样才能承担更大的任务;江正柏虽然是我堂兄,可是这一点没做到,他就只能去国外干苦力。”
“我懂。就算是天上下了雨,你也要先把田埂补齐了,要不然雨水也不会留在你家田里。”江树国知道江奕素有“不通情理”的名声,也听说过他对江家屯的人曾经要求“不得以江奕亲友的名声出现,否则遣送回江家屯”。
“二叔,我明白了。说实话,以前我一直觉得你高高在上、冷漠、没有人情味,现在我觉得你这才是真正关心村里人。你这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最佳体现。”江建民的可行性报告写不好,感情都用于学习成语故事去了。
“建民现在也知道夸奖人了,真是不容易。”江奕也是第一次夸江建民,村里人都是怕惹事、怕漏财,向来喜欢传播不好的消息远超过夸奖他人。
江建民现在走出了可贵的一步,算是初步具备了商业文化里面的社交属性。
“也不能动不动就跟人比惨,说得再难也没有人真正帮你。最后还是得自己救自己。”江建民一直觉得江奕不喜欢自己,还把自己压了两年多,现在江奕稍微一鼓励,他就大着胆子多说了几句。
“你这几句话已经超过了江家屯的水平,‘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话困住了齐鲁人几千年。相互信任是一件好事,可是很多人把信任延伸到了照顾、延伸到了打破规则,这就是齐鲁省以后落后的根源。”江奕很高兴地发现,自己又拯救了一只知更鸟。
这种感觉可真好啊,虽然时间长了点儿。
“建民这两年是不容易,家里面一大家子都靠着他。”江树平这个唯一没有什么亮点的最惭愧了,对于江建民的成长也失去了嫉妒的心理。
他是和江树国同时出村的,江树国一家蒸蒸日上,他家现在还属于待开发状态。
“以后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江家屯投资基金就是要斩断下一代对上一代在物质上的责任,你自己存下来多少钱、老了以后就有多少养老钱;下一代做得再好也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这个还长着呢,就不多说了。”江奕知道华国的“家文化”太根深蒂固,自己现在还是别去挑战它了,等到自己把这个养老产业链完整建立起来、水到渠成了再说。
如果能够打破农业文明“粮食存不过七年、只能养儿进行跨代际养老”的限制,自己供养自己的老年生活,有哪个父母愿意成为子女负担的?
“现在树理哥挺辛苦的,到处给村里人找老师,这个投资基金肯定让他更忙了。”
“他还找到博识教科来了,想让我们给他推荐一些老师。”
当初江奕在情绪激动之下,要求江家屯同乡会务必解决所有下一代的教育问题。这可苦了江树理,再加上他女儿、儿子都在江奕手下,他更是连反抗的欲望都消失了。
只是这样可就把他的时间耗尽了。这些出去的人太多、分布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