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最好的礼物

作者:梅陇一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展开进一步的研发。南高丽的企业瞅准这个机会正在大规模挖人。其实,东芝半导体给的待遇并不高,专利奖金最高上限仅10万日元,不到6000块人民币。”那个技术人员终于完整地说出来自己一直想说的,然后就看着江奕和吴江元。

如果江奕不认可,他感觉自己以后就麻烦了。

江奕一句话也没多问:“如果同意你的方案,你能挖来多少人?”

“那个团队的核心骨干还没有离开,他们寄希望于新领导能够回心转意。我们已经聘请了一些人,我觉得可以学习当年引进苏联专家的方式,重奖引进技术人员的人。这样就能把那几十个人的大部分都挖过来。”

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江奕派出了布林诺夫斯基为首的技术人员,从苏联吸引了上千个技术专家。后来这些专家的幸福生活再次吸引了更多的人前往兰陵。

“你觉得给多少钱可以打动他们?”

“5000美元肯定够了,够他们一个季度的收入了。”技术人员抓住机会,眼睛都没眨一下就编出了这个数字。

“5000美元太少了,引进一个核心技术专家奖励两万美元,引进一个其他专家奖励1万美元。”江奕再次寄出了重奖。

他很清楚三松电子是怎么起家的。

那就是依靠扶桑国的技术人才,乘着美利坚打击扶桑国芯片产业的东风,承接了扶桑国半导体产品的市场份额。

从此,扶桑国的半导体产业从高峰时期的80%市场份额降到了20%,丢掉的60%被南高丽、湾湾完美获得。美利坚安全了,因为南高丽、湾湾对自己的依赖性远远超过扶桑。

“吴主任,需要多少资金,你们做一个预算。南高丽现在的存储器已经突破了64m,我们再不努力就没有机会了。”

现在扶桑国的市场已经丢了,再过几年想要引进芯片生产方面的技术专家,就只能去湾湾和南高丽了。

那对华国可是无法承受的风险。

“好,上限是?”吴江元一向替江奕省钱,现在才发现有些帮了倒忙,急迫性也提高了八度。

“不设上限!”

这句话既是说给吴江元的,也让很多技术人员听得见。

以后再有这样的建议,估计他们也会勇于提出来。

“现在是一个扶桑技术专家带领一个业务开发小组,国内是不是也可以扩大一些招聘规模?”既然你要砸钱,俺就系统性地砸,吴江元也发狠了:“燕京有很多研究人员也可以请过来,有几所电子科大也来拜访过我们。”

“好,里外一起使劲。”江奕又是没有一丝犹豫就答应了:“这次也是不设上限,有多少合格的技术人才就引进多少。学习机的盈利、家电事业线的盈利都可以投入进来,交换机的盈利也可以。”

学习机和家电事业线都已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