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江采的首单

作者:梅陇一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知道家里现在不宽裕,不是还有你吗?”这是一个立志赚钱的哥哥该对读书弟弟说的话吗?

“你说的那个李大庆,家庭住址具体是在沛州哪里?”

“县城里,城关镇,李庄。我看过他的身份证,没有骗我。”这个哥哥还是太老实了,上次自己办身份证也是塞过钱的,深城一堆办假身份证的,心里还没有点儿数吗?

“给我一个星期时间吧,我再想想办法。”

“要是实在为难,那就算了吧。5000块就可以先上道。”“好,一周后给你消息。”

经过哥哥这个电话,江奕忽然想起来,这段时期正是春分拂面、湖水渐温,城市里逐渐流行的卷发、喇叭裤也传到农村,人们开始把抛弃过去的非黑即白、直来直去,选择花里胡哨、扭来扭去,反正就是怎么拧巴怎么来,就是要和过去过不去。

也就是说,老哥这次的方向选对了。祝贺你,老兄,你有时候还是靠点谱的。

看来,短期内《知音》这个奶牛也靠不住了,江奕看着已经起头的《曹操与蔡文姬》。前段时间《知音》没有消息,自己也就没有加油把这篇注定大火、并在2002年后改变成电视剧的稿件收工,而是多多关照了《中华小当家》、《网球小子》这些确定能够发表的故事。

还有什么能够快速致富呢,江奕不禁陷入了沉思。

“老江,你行啊,这是第几张汇款单了?”虽然自己年龄比江奕大几个月,纪兵却喜欢叫他“老江”,他对此深以为傲。不晓得他要是知道江奕是一个老妖精,会是什么神态。

“低调,低调。都是些小蝌蚪,大奶牛一只没见到。”也真是奇怪,《故事大王》、《故事会》这么高效,拿到《网球小子》、《中华小当家》故事以后,二话没说就发表了,还给了热情洋溢的约稿。问题是,这两个属于长线节目,稿费标准也不高,每篇故事能有一二百块钱就不错了。虽然这个稿费相当于一个国企正式工半个月的收入,对于当代人很有吸引力,可是在习惯了每月数万元收入的江奕这里,却是翻不起一点儿浪花。作为今后的金融专家级认识,江奕清楚金融的力量就在于加杠杆,而现在最迫切的是挖掘第一桶金。

“别这样啊,你可让我们情何以堪呀。”

“纪班长,你说干什么发财最快?”“那当然是打土豪啊,咱们新中华不就是这么起家的么?”

“那咱们班里有土豪吗?”“你不会当真了吧?”纪兵现在有些吃不准这个大仙了。

“呵呵,你先告诉我谁是土豪,我再告诉你是不是当真了。”

“土豪?花狐狸家开了纸箱厂,算不算?”李宠伟不失时机地插了进来。重点是,这只花狐狸不只喜欢穿得五颜六色,还喜欢吹嘘自己又拿了多少压岁钱。更重要的是,这只花狐狸的压岁钱比他拿得多得多。

“曾成功家算不算?他们家跑运输的。”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