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表彰近期东北区域的绩效,秦成孝的月薪再加1000。这也意味着秦成孝的月薪超过了当时一般城市的年薪。这一年,齐鲁省经济最发达城市琴岛的月均收入就是200。这个人能不能锁得住,江奕没有信心,时势造英雄,这个时代就是40、50后的,八十和九十年代属于这一批人。他们在动荡时期已经成熟,受到的伤害较浅、还有站起来的本钱;他们在90年代已经成了国家的脊梁,处级干部大部分都是他们。
市政府和当地银行的钱不好拿、不好用,附加条件是不能对企业打白条,银行承兑汇票也被当成了白条的一种,因为具有延期支付的属性。秦成孝那里首批5亿元总控已经付出去了,却没有收回来,而是变成了江守义手中的私有化券、二手设备、钢材、原材料、金属锭等。只有有钱人才会说自己没钱,没钱的人都说自己家不缺钱的。秦成孝深谙此道,大胆发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对于江奕来说也是。银行承兑汇票不能在东北使用,额度还是留在账上,可以用在兰陵、申城,以及连云港。全国一盘棋嘛,就看哪块动作快了。秦成孝自然是走得最快的,培训机构虽然不够,但只是解决从一到多的问题;质检人员不懂业务,有市政府支持,培训费都不需要自己出,博识教科自己就支付了;直接支付现金的采购,足以引发整个东北企业界的疯狂。
是的,疯狂,东北的工业界人士现在是深刻体会到现金的重要性了。以往没有现金,没关系,找上级领导批条子,采购的原材料就到了;下家不付钱?找领导批条子,下家要么就划账过来了,要么你也可以拖欠另一家。
后来,情况不一样了,多了一个叫做“私营企业”的主体,人家不跟你拖欠,只要现钱。于是,过去的一套就玩不转了。先走的是技术骨干,后来是销售人员,技术骨干离职是因为你没有销售、我也不能闲着啊,销售人员离职是因为你不敢卖啊,老渠道又不会给钱的。以前的一个个潜规则,现在都变成了绳索,让你动弹不得。火车、汽车上出现了一群特殊人群,被称为“讨债大军”,有些中小企业甚至有一半的人被派出去讨债。整个国家都没有信用,都是能拖就拖,都是向政府和银行伸手要钱。秦成孝的另类,就成了90年代的一抹亮丽,尤其是在三角债最严重的东北地区。
你想派出质检人员?没问题。包吃包住都可以;不要这些待遇,只要让我们随时抽检就可以,没问题,太好了,总算是你们为我们国企正名了,我们也恨死那些偷工减料的私营企业了。
你们要求严格按照时间要求交货?没问题,提前点都行,我们随时候着。你放心,多一分少一秒都不会。
你们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没问题,我们都是经得起查验的,那家谁谁谁用的原材料不好,我向你们反映一下。是吗,谢谢你,如果查证属实,我们会把他们的额度拿出来、多采购贵方的产品。
质检员们带着初出军营的荣誉感和纪律性,从培训机构走出来后,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