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此处应有桥

作者:梅陇一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讼》以及《变脸》的作者,

第一个作品联系得很顺利,编剧也很快到位了。可是原本以为简单的《变脸》却卡壳了。

收到张导剧组的联系,江奕既开心又担心。开心的是一直不敢联系的张导终于联系上了。担心的则是张导的《秋菊打官司》就是明年播出的,当年为了给获得国际大奖的张导支持,五中甚至组织全校师生去观影,江奕不敢因为自己的出现打乱了张导的节奏。更何况龚皇的称号也是由此电影而来,龚皇可是咱们齐鲁人啊。

而且,乘着《三傻》上映带来的东风,江奕已经在请胡惠中帮助联系《变脸》的正牌导演吴宇森了。

国际著名导演驾到,杨书记又过了一把“接待国际外宾”的瘾,就像很多开通了香江航班就号称“国际机场”的国内机场一样自豪。

吴宇森一行浩浩荡荡地逛着市中心,大导演的脸上波澜不惊。他逐渐琢磨出主人的意思来了:想展示高楼?你最高的才十几层吧;想展示现代化成就?你的现代化还只是远景吧。

江奕看了看常务副市长:“这些导演都喜欢文艺,有没有可能去看看最古老的街道?”

陆市长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江奕,青石板街已经纳入我们近期的拆迁规划了,现在去看影响兰陵的形象。”

“陆市长,不妨去看一看,说不定境外的名导演喜欢呢?”

还真的是纳入拆迁规划了,实际上已经进入实施阶段,离得还有好几百米远就过不去了。吴导一看车开不过去了,直接下车步行,让一堆陪同的人很是紧张。

文化局负责人却很开心。我们早就说过这里应该留下来,你们非要拆。他快步跟上来,向吴导介绍着青石板街的情况。吴导不停地点着头,也没开口,直到踏上青石板街那一刻。

他弯下了腰,摩挲着青石板的纹路,似乎那不是任人踩踏的路石,而是一个个精美的宝玉。是啊,这些沉淀着数百年历史的印迹,不就是一个个宝玉么?可惜,数十年物质生活的不足缩短了人们的视线,审美让位于基本生活需求。

不知道他出生时的羊城有没有这样一片石板,不知道他五岁时居住的香江贫民窟里有没有这样的颓败,不知道他七岁时被烧掉的家园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吴宇森像是一个漂泊的孤儿找到了梦里故乡,竟然流出了泪水。

陆市长有些不知所措,文化局负责人走了上来:“市长,这些古街道可是宝贝啊,我们再次建议保留这些古街道,还有台庄的古城。可不能拆呀。”

江奕也走过来了:“陆市长,其实现在也没必要去拆这些古街道和古镇,以后的发展重点将在大湖城,这些地方保持原样还能让老百姓有个念想。”

古代军事设施大概只有长安古城墙幸免于消失,兰陵额情况也算是正常。

陆市长没有当场表态,这是集体做出的决定,他作为刚刚上任的常务副市长肯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