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分管经济国家领导人的亲笔批示后,吴江元开心了:“真是没想到,国家竟然这么重视程控电话交换机。”
课题的几个参与人员的职称评定也有保障了,总算是给大家一个交代。
“主任,要是国家领导人和邮电部支持,以后推广起来岂不是要容易多了?”有了尚方宝剑可以号令江湖啊。
吴江元也反应过来了:“那是肯定的。邮电部门前几年他们到处化缘,国库里的外汇都快被搬空了。现在咱们差不多是解救了他们,应该算得上是通讯现代化的及时雨了。”
“主任,我的意思是,咱们和江家的合作条款,是不是···?”没好意思说透,毕竟不是纯真的武人,说起话来也没那么直接。
“这个···”吴江元不用多想都知道,事后的眼光来看肯定是要价低了。可是条款是自己带头谈下来的,课题发包方也是自己沟通好的。
大概是看出了吴主任的顾虑,另一个同事不是很赞同:“主任,要说江家也算是比较给力的。在课题刚刚结束时就进来了,风险还是非常大的,后来在试点的时候也投入了很多资金,一般企业还真没有这种实力。更何况他们还能打通兰陵、任城那边的邮电局。”
认账,按照很低的股权比例分红;还是翻盘,从中找到部分条款的漏洞,凭着华国电子工业总公司的强悍和自己的军方背景,想来一个私企还是不敢怎么着的。
可是,军人的荣誉、知识分子的清高呢?
“当时不是也没想到能够惊动国事院领导嘛。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考虑用那个合同中的‘重大误解’条款。”第一个同事依然坚持立场。
“国事院领导批示”的确可以算是有了“重大变化”,有误解也说得过去。谁知道04机这个种子竟然成了龙种!
“我觉得江老板说得挺在理的,要是我们自己干,资金不够不说,也没办法这么快打开局面。过几年其他公司就起来了,国外的交换机还能一直这么贵?”
两种意见此起彼伏,让吴主任有些无所适从。
大概也是感觉到现在不认账有些丢人,同事也没多说,汇报了一下其他事情就走了。
吴江元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就开始琢磨起来了。
江奕在调研两个破旧工厂时的沉重感,在看到电子工业人才时提议的“半导体实验室计划”都让吴江元意动。江家的资金实力如果能够照顾电子行业,这可是一场及时雨。
只是,部分同事的疑惑也要照顾,否则“贱卖论”要是传了出去,今后指不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三天后,吴主任一行来到了任城,这让江奕感觉到一丝不寻常。李启山正好汇报了04机获得国事院领导批示的事情,江奕知道其中的厉害了。
这下子不好接待了,究竟是给他让步,还是继续装傻充愣、忽悠过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