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叔,这个不就是要我们参加劳什子的基础资格考试和专业考试吗?”
曹大成忽然发现不对劲,他使劲瞪了一眼刚才抢答的工友。
可是自己人要是在现场闹腾起来,可就不怎么好看了。
“这个工友对这一条有意见?”秦成孝故作姿态,我就是要你们自己先辩一辩。
没人吭声,这一条也过了。
“曹大成是吧?听说你的技术不错,我想问一下,假如现在东安水泥厂没有技术组长,希望你能去···”
曹大成才不给你时间充分发挥呢:“那可不行,东安水泥厂里面的人全是他们一边的,我孤家寡人跑过去可管不了。”
“你需要几个帮手?”
“那要看一共多少人了,至少三分之一以上是自己的人才镇得住。”
“哦,那就是说如果要有效管理的话,其他厂的人不能超过三分之二,防止他们抱团、抵制管理人员,”秦成孝又记下了一个对己方有利的论据,“那个厂远离住处了,可能要坐半小时公交车呢?”
“有工作就不错了,半小时公交车算什么?不过最好还是住本地,医院、上学方便。”曹大成在不知不觉中又踩进了泥坑里。
第三个问题也解决了。你们以后谁敢反对在三个水泥厂之间进行人员交流,就去找曹大成吧。
实际上,秦成孝想要达到的目的是打破全部员工住厂的现状,引导工人走向市场化的公寓、小区。
“这位工友,大家想过没有,以前每个人很努力工作,为什么厂子还是倒了?”
“还不是销售科无能,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大家干多干少一个样,谁还多干?”这个工友很高兴自己能够发挥价值。
“要是干得多、销售得多就拿得多呢?”秦成孝的问话貌似无害,却巧妙地把“按件计酬”和销售提成制度塞进去了。他的目标是拉大薪酬差距,这个是工人们比较抗拒的。
“倒是可以,可是也不能多得太厉害。”这个工友不是那么自信了,他隐约觉得不对劲,却又说不出来,“这个我们厂以前也有规定,只是实施不了,分得太多了大家眼红。”
“那就谁眼红谁来试试?干得不好就少拿。”
“能者上,我赞成。”这个工友成功地被带偏了。你站在工人代表的位置上,哪儿还有“我赞成”,只有“大家赞成”。
“嗯,适当地拉大收入差距,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工作氛围。”秦成孝一边总结着一边又写下来了。
被带偏的工友感觉到哪儿不对,可是又说不出来。真是难为了这些操作工人代表们。
第四个分歧解决了。你们谁敢说自己拿得少、别人拿得多,对不起,请参考这位工友的意见。
重大分歧差不多了,其他的都好说。资方答应了己方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