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了摇头:“怎么可能卖出500万台呢?而且即使再增加,摊薄的效果也不大了,最多能降低到230吧,反正不会低于200块。”
江奕心里有数了,他也不说最终的价格。这个可是今后的大杀器。
“如果是要准备100万台学习机,需要多长时间?”
武强被江奕唬住了:“100万台?不行不行,要是砸在手里可惨了。”
“先说需要多久吧!”
“10年。”武强很老实,现在任城这边的产能就是10万台。
“那就在辽都、任城扩建,沙城那边也要建厂。达到年产200万台的规模,你也可以采取订单生产的模式,但是整机组装要在自己的工厂里。”
看着武强吃瘪的样子,刘海龙很开心。学习机载体有那么好做的吗?
江奕很快转向了刘海龙:“高中的数理化先按照年产50万台产能建设,扫雷和成语接龙先备货200万张碟片。其他的课程抓紧开发。你们的游戏开发队伍也要自己提供一些创意。”
“200万张?”刘海龙差点儿跳起来,“一个游戏200万张,多几个碟片的话,岂不是要上千万规模了?”
武强很不怀好意地笑了。
“对,这个是学习机必备良药,肯定能够卖得出去。”江奕还是没有说出自己的最终打算。
每年数百万张碟片,而且随着内容制作的不断积累,估计很宽能够成长为每年上千万的规模,又能够支撑起来几个大厂。
刘海龙一直是云淡风轻的存在,他按捺住心里的不快:“江奕,这么大规模的生产,是不是要请生产部门的一起制定计划?单凭我们这些内容提供老师和开发人员,很难完成这个生产任务。”
这还是看在谭老师的份上,刘海龙就差当场撂挑子了。
“那是肯定的,你们先出个计划。现在有不少制造类企业没活干,可以收购几家。”江奕肯定不相信这两个家伙能够支撑起这么大的一个产业。国营企业虽然机制不够灵活、效益不太好,但那主要是产品不适销对路、拿不到订单的原因,对于完成生产计划指标他们还是比较熟悉的。
看着这两个鸡窝头,江奕不禁感叹:段勇平,你咋还不过来帮忙呢?
忽然,他想起了一个人:“刘叔叔,你可以到微波炉厂找一下彭晓东,他有多年的生产经验。去年洪灾后他留下来,只是当时的管理岗位不多,所以放在了微波炉厂。”
“这个人能不能保守住秘密?”
江奕点了点头,刘海龙到底是媒体行业出来的,保密意识比较强:“他们全家都在兰陵,他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到了这边工作,爱人是外语老师,对于兰陵和任城的忠诚度肯定不会低。”
刘海龙心想,这一家三口人都在你们家投资的领域,其实就是忠于对你江家的产业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