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饭碗,我们不能任由你们胡来。”
“对,要吃饭,不能拆。”其他几个人跟随者起哄。
“你们的饭碗?有多长时间没开炉了?”
“反正总会有机会开工的,我们等等就是了。”另一个憋得难受的家伙喊着。
“是嘛,那是不是还要等苏联先回来了,才有机会造那些坦克大炮?”江守义一句话噎住了这些人呢。
这个厂可不就是为军工配套产钢的么?现在国内的军需库里到处是闲着的钢铁装备,闲得生锈、闲得让保卫人员到处甩卖。
一阵沉默,有个工人代表上来了:“这些设备留在这里起码是个念想,你们拆成了空地,什么也干不成!”
江守义就等你这句话呢,他招了招手,小李拿出了设计图。江守义招呼那个工人代表过来看着:“这个就是以后要干的事情,你看看是不是比你们在这里白等着要好一些?”
工人代表看着看着,脸色就红润得比喝了酒还要显著了:“这是真的?以后我们要生产食品了?”
“不只,还有其他的厂,以后咱们这里缺什么就建什么厂。反正不会是钢铁厂、大炮厂了。”
其他几个也围了上来,看着这些设计图,一个比一个兴奋。
江守义看看火候差不多了,开始实施分化打击策略:“这些食品、服装企业会大量招收工人,待遇也比普通的厂要好得多。如果你们有人想继续生产钢铁的,也可以不用动,在这里等着就是了。反正这次要拆掉的只是一小部分。”
这个策略如此见效,有两个工人代表立马就转向了:“这些废钢烂铁的还生产什么?高炉一旦停下来,损耗很大。其实我们也就是想要个准信。”
剩下两个不确定的,一个想继续干钢铁的。
最后一个突然问了一句:“江老板,我知道华国您的家乡在建钢铁厂,有个老朋友前些时间给我联系过。我也想去华国生产钢铁,不知道您是不是能够帮忙?”
江守义得意地一捋下巴,才发现这不是在戏台上:“哈哈哈,你还不知道吧?华国那边建钢厂的是我儿子,还有很多前苏联的专家也都当了技术人员,有些人还当了干部。可惜你现在提出得晚了,要是去做技术人员,我能帮你推荐过去。”
几个人面面相觑,似乎不太敢相信,最后那个人却确认了这个消息:“那个朋友告诉我了,还让我过去。他说也会让我管一个部门,待遇比在这里高了两倍,还能够每月按时发。”
一句话把自己孤立了,其他几个人都在看着这个内鬼。
那个人已经自我暴露,这时候只能硬着头皮解释一下:“可是我还没有答应他,因为我最熟悉的设备都在这里。如果能够改为生产服装和食品,就是对大家有个交代,只是我想我也没必要留下来了。”
哦,江守义这才明白了。怪不得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