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中东大3角

作者:梅陇一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本献若有所思,迅速换了一个思路:“听说你们公司也在考虑道路建设、电厂和矿产资源开发,如果这些产业能够启动,倒是可以支撑一个分行专门为你们服务了。”

一个银行的海外分行有最低的人员配置要求,如果业务量太小,的确是没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海外分行。

“要是你们能设分行,我估计老板应该会同意跟你们加深合作的。这边一个华国的银行都没有,听说转账都很不方便。”李岩松感觉到这三个人有些滑头,自己也不再明确表态了。

“希望李经理能够多多帮忙,我们愿意做第一个在巴国开设分行的国内银行。”刘本献异常兴奋,无形中提升了对李岩松的称呼。

交通银行在海外布局方面比较少,在国内银行业中属于新秀。但是由于国内银行经营同质化严重,难以做出特色。如果能在巴国第一个设立分行,这将会是交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一个亮点。

以国际化经营著称的华国银行都还没有在这个国家设立一个分行呢!

常旭坦也感觉到这个建议比较可行:“我了解过,我们国家以前在巴国设立过银行的分行。解放后,由于美利坚冻结了我们国家的银行存款,其中就有卡拉奇分行和吉大港支行的美元存款。1971年的时候我国政府把这些资产赠送给了巴国政府。巴国对我国赠送两行视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大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宣传报道。”

巴国与美利坚的关系比较好。你总不至于冻结你的亲密朋友巴国的资产吧?

“真要是这样的话,巴国应该比较容易批准我们行在这里设立分行。”曹希坤也转向了。

回去后,三个人开始认真地合计起来。

“刘组长,我怎么感觉这些人玩得挺大呀?”常旭坦第一个憋不住了,“在巴国投资,利用巴国和中东产油国的良好关系销售产品,再以外汇购买华国的商品。这不就是当年美利坚积累期的贸易大三角吗?”

美利坚成立之前是英格兰的殖民地,那里除了荒地什么也没有。殖民者通过从非洲获得黑人奴隶,在美利坚种植烟草销售给加勒比海上的岛国,采购岛国种植的甘蔗酿的酒,这些酿造的朗姆酒就卖给非洲。以此形成了贸易大三角激活了整个“北美—加勒比—非洲”物资循环。

曹希坤摇摇头:“一个企业,还是私企,哪儿有这样的大格局?我看也就是在巴国跟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竞争的结果,只有降低美元支出,他们才能抢到合同。其他的收入只能在本地花出去,还能干什么?只能投资呗,结果生产的东西又不是巴国人能消费得了的,只能卖给他们的伙伴国家。”

常旭坦也很坚持自己的意见:“那你说他他们费心把这么多国家搅进来干什么?多一个国家参与,里面涉及的问题就是几何级增加吧?这个链条里面的任何一个环节断了,对他们都是重大打击。”

“沙特、科威特都是美利坚的盟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