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运筹帷幄中

作者:梅陇一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自带一个电视节目天天提醒世人呢?

想到这里,江奕忽然想到了同样“失去三十年”的扶桑国。有谁能够想到,现在华国的gdp只有扶桑国gdp的十分之一左右,三十年后华国gdp的零头都会超越后者。

“杨书记,任城那边现在已经有三十多个扶桑国的专家,加上他们的家属,差不多快有100个人了。以后他们那边可能要建一个扶桑小镇,兰陵这边就别跟他们争了。”

杨书记这次更加谨慎了。

黄市长对江奕的鬼心思到底还是领教得少了一些,他看到杨书记的沉默,就插了一句:“那些专家的待遇太高,估计兰陵也养不起太久。朱庆和管的那个汽车厂已经请了20个扶桑专家,一个车间百十号人,还不到这两个专家的收入呢。”

女副市长想起当年的事件,现在还是心有余悸:“咱们这里以前是抗扶战争期间扶桑国的资源开采地,打仗也是最惨烈的地方之一。摩托车公司的负责人以前差点就出了大事。”

她虽然不是常任委员,但是现在旅游局系统还没有成立,她分管的“文”这一块可是包括了旅游的。

“我们也不贪大求全,一个苏联小镇够忙活的了。”杨书记哈哈一笑,算是放过了江奕的小心思。

接待室里有个领导也提出了不同意见:“不过这么多专家的话,加上以后还可能继续引进一些,在本地言语不通、风俗不一,倒是容易产生意外。”

就等你这句话呢,江奕抑制住内心的狂喜,却没吭声。

“每个人给他们找个翻译,也不现实。最好是他们自己就会汉语,以后他们出行也方便。”

大家你一样我一语的就讨论了起来。

“江家屯的孩子们都在学扶桑人和苏联人说的那些话。”刘连秀冷不丁说了句。

“江奕,你觉得呢?”

江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自己主动说出来,效果反而不好,还要自己出很多钱。现在杨书记主动问起来,那多好啊。

“杨书记,扶桑、罗沙国都是科技发达的国家,我们还会持续向他们学习几十年,以后的商务交往、贸易,尤其是石油和钢铁进口也需要这些懂外语的人才。”

“江老板这个说得好。咱们兰陵靠着和前苏联的交往,已经获利匪浅。这还只是起了个头,我建议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对俄语的投入,这会给我们兰陵的发展带来长久的好处。以后跟罗沙、白罗沙还有尤克兰这些俄语国家的合作,将会以兰陵为首。”

女副市长分管教育,她的这个表态可以说是极其重要。在场的其他领导没人分管过教育,也不会冒失地提出一些外行的质疑。

“我也觉得这个建议好,”分管宣传口的常任委员也当场表态,“东北以前一直是华国工业最发达的地方,这固然有扶桑国工业布局的因素,主要还是建国后苏联技术的支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