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江建民还不知道自己的出口:“如果是城里人,大家只需要积累五百万,所以只要每个月按时交了少量的医疗保险,你不需要担心自己明天会不会‘人有旦夕祸福’,也不用害怕孩子孝顺不孝顺。‘孝道’就不会再是鲁迅口中吃人的腐朽道德,而是真正成为两三代人之间的天伦之乐。”
江建民的身子都在发抖。他已经忘记了羞愧,只想起了老一代人经常说的一句话: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几个人都知趣地没有去打扰江建民,让他再缓缓吧。一个数千年的传统,天天有着上面几代人言传身教,再加上“家文化”的华丽外衣,岂能是短期所能参透?
江树平和江奕接触得就没那么多了,他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再不说就没有了机会,所以赶紧凑上来:“二叔,我们上百人都在卖衣服裤子,现在大家伙都差不多,赚的钱也没以前那么多了。我想能不能卖点贵的,最好是···是外国的牌子?”
他一边说一边很不自信地看着江奕。
“你家最大的女儿多大了?”
“十二了,现在读五年级呢。最小的也有5岁了,操心没那么多。”江树平知道江奕的顾虑。
这倒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农村的孩子没那么多补习班、兴趣课之类的讲究,能把考试科目学会了就行。
“你们先成立一个协会,协会也要有一个投资基金,我这里也先投100万。这个投资基金还是让素英嫂子来代管吧。协会要确保卖得服装没有假货,如果发现有违背的,就从协会驱逐出去。中江国贸的邵经理那里认识质检的人,把这个质检的事情交给他们,你们要付费。”
农民对待外人一般都比较友好。不过当他们经商以后就变成了商人,没有强大的社会监督,这些人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变成比商人还要没有底限的一类。
商人还要考虑社会影响,农民只在乎家族和熟人的评价。
经过刚才和江树国的一番交代,江奕已经对这个服装专卖有了成形的思路,直接交代给江树平:“国内的品牌就去找生产厂家去谈,你们先去国内三个中型城市、两个大城市试试,选一些比较灵泛的人。后期有了经验,在全国各个大中城市都可以铺开。”
乖乖,又是一个全国性连锁啊。江树国没想到自己一个凑热闹的想法引发了这么大的结果。
“我从任城带出来的人有七八百了,大部分都是在买衣裳、吃的用的,红白机还有磁带卡带。肯定能找出几十个脑袋灵光的。只是现在国产的牌子还是比不过外国的。唉!”江树平还是不甘心只卖国内的牌子。
“国外品牌的话,前苏联的牌子有没有?”江奕对于服装的品牌就是个盲人。
“现在卖得主要是义大利、法兰西的,英格兰的也有,大家都觉得是贵族的,贵死了!”
“什么狗屁的贵族?无非是刚刚上岸不就的海盗。”江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