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汉克一听就泄气了,平常我也只能膜拜那些专家呢。
“严肃经济学家也要关注金融热点。不过要等英镑的事情明朗了才行,你千万别泄露消息,要不然《经济学人》可不会发表两篇这样的文章。”
听到江奕貌似认真的话,汉克的手都在不停地发抖。
《经济学人》的学术性自不必说,整个英伦文化圈不管学不学经济学,都得拿看过这个期刊充一下门面、抬高一下自己的“理性”;影响力方面,它就是华国机关党报的影响力和晚报的普及性,伦敦金融城更是奉之为“圣经”。
好不容易安抚了汉克,又有人打扰了。
“老板,事儿惹大啦!”魏学敏一张口就吓人一跳。
“你那里的电话费很贵吧?我给你打过去。”江奕以华国的国际长途电话太贵的名义,挂掉了他的电话。
江奕给了魏学敏几分钟的冷静时间,才又打了过去。这个政治经济学老人家动不动就是“大事不好”,江奕也是无语。
“老板,这次是真的有大事儿了。央行要我去给他们作报告。”
“哪个央行?”
“咱们国家就一个央行吧?”
江奕习惯了央行还有一个申城的第二总部,现在才反应过来:“哦,我以为是地方的分行。这个挺好啊。”
“主要是他们想了解一下欧洲汇率机制,我了解的东西全都写进报告里,发表在燕京的经济导报了。现在他们肯定不只是想了解这些呀。”
“里拉的消息这么快就传到央行了?这次反应速度还挺快的嘛。”还真的超过了江奕的预期,华国的央行一直是“刀刃向内”,加上这时候还负有金融机构的监管重任,怎么会有那功夫操心世界大事呢?
“我估计他们就是想多了解一下里拉的事情,刚发表那篇文章的时候,我心里也没底,同事们看了也不怎么赞同。”
华国一直是单一制国家,这里的人也形成了思维定式。个人想挑战主权货币?没门,想都不要想。
现在这样想起来,江奕才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怪不得老人家这么失态呢。
江奕快速地盘算着利弊。央行,自己其实早就想通过这个渠道传递一些对华国有利的信息,这次算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现在央行估计想多了解一下背后的信息。你拿笔记一下我在欧洲了解到的一些情况。”
魏学敏乖乖地做起了小学生,听着江奕说话。一字一句都不敢拉下。
“首先是英伦。他们巴不得里拉出问题,主要是现在英伦经济不振、英镑面临贬值压力,可是现在欧洲汇率机制刚刚启动,马上贬值会降低本国货币的地位。所以,里拉出问题可以祸水南移,要是连累了德意志马克,岂不是英镑的地位更加稳固?”
“我们说的是里拉,怎么说到英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