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节名额不够

作者:右边幸福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非要把张一逼成神经病。

...

实则张一和包有金都想岔了。

包有金只是想找回一点面子,顺便给张一添堵或者说是恶心一下。

之所以扣下楠木,是包有金衡量过后的决定。

单从价值看,雕像最珍贵、最值钱。

三百斤金锭次之。

楠木虽然也很珍贵,用市值衡量,它不如三百斤金锭值钱。

为了不过份刺激张一,包有金选择扣下楠金。

而在张一心底深处,楠木比雕像更有价值,这属于秘密,不能为外人所知。

这时周洁敲开书房门,“亲爱的,别墅外来了很多记者,他们说....你是杀人凶手。”

“不用理他们。”张一不在乎。

“人言可畏,我们得做点什么?”周洁提醒。

张一若有所思,“你说的对,叫一家比较中立的电视台记者进来,告诉他们不能录像,只接受问答采访。”

周洁应声离开。

很快,张一在客厅见到一个青年记者。

香江中文有线电视频道的记者。

阿姨为青年记者送上咖啡。

青年记者惊讶张一的年轻。

所有人都以为‘张先生’是个老头。

采访正式开始。

“张先生,有流言说您是杀害包有金法官四个家人的凶手,您对此有什么评论?”

张一心里为周洁点赞。

这个记者很靠谱,使用的是‘有流言’,而不是其它犀利的用词。

“这是诽谤。”张一习惯性否认,“我会起诉所有传播流言的个人和组织,希望媒体朋友不要助涨流言非语。”

记者点点头,快速记录下张一的话。

“那您对包有金法官的遭遇有什么评价呢?”记者又问。

张一精简回答:“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很有折哲理的一句话。”记者笑着应道,“我们都知道,是您深入北冰洋从四千米的深海,打捞到骑士雕像,对于包法官把雕像所有权判给英国人,您有什么评论?”

“我一直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包法官是公正的,后来改判证明这一点。”

记者一直在记录张一说的话,脸上带着适合的微笑,又问:“关于改判一事,有人传言,包法官是因为受到您的威胁...”

“这是子乌须有的事情,包法官改判,我想他肯定不是受到谁的威胁,我听说改判那天刚好发工资,他突然想起谁是衣食父母...”

青年记者心里憋着笑,又提问:“对于包有金法官四个孙辈连晚离开香江的行为,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