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月抒怀

作者:郭振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可以决定一生的路途。

但你不能不承认,有天才早慧的少年最终沦落成平庸的人,像方仲永那样(我希望韩寒这个英俊小后生不是)。但也有能够在中年,猛然顿悟到生命的意义,而痛改前非,折节读书,终成大器的,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当然了,他最重要的成就,其实是培养出了苏轼苏辙这对天才文豪兄弟。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是一个少有大志,但一直懦弱于表达的睡狮。他早年的作品,只能算是谋生赚钱,也许连练笔也算不上。而与他同时期的雨果,则既少年得志又老当益壮,不愧为弄文者之圭臬。

如今甚是火爆的天才少年韩寒,就意气风发,狂傲不羁,《三重门》师法《围城》,艺术水准不俗。他的艺术生涯起点不低,希望他能够像雨果那样,有无穷的创造力,有非凡的后劲。

……………………

午后到致远书店看书。随手翻看王安忆的《我读我看》,感慨不少。

一个著名女作家的读书生活,在其1994至2000年的日记选载中,可以管窥一斑。她这些记录极为简洁,远非我这种长篇大论的日记可比。也许我的这种文字已经算不得日记,而是每天写一篇散文了。

看王安忆的这些日记,可以知道她的阅读范围,亦不甚广,也许还比不上我的阅读量呢!但是人家也许是精读的,故而能读出一般人见不到的东西。也许是因为人家用于写作的精力远远多于读书吧。一些国外作家如托尔斯泰,她在此前的青年时期居然没有阅读呢!

我想,对写作最重要的,也许不是积累,而是灵感;不是材料搜集,而是创作冲动吧!只要具备了基本的生活常识,具备了不可压抑的创作冲动,到了“不写作毋宁死”的境界,那么什么好文章写不出来呢?

如今,在人类文化的每一个领域,都已经竖起了自己的丰碑和楷模,你只有在熟悉和追寻这些大师的圭臬的基础上,再加以背叛和创新,才可能取得既为当世所承认,亦为后人所崇仰的成就。而一味的机械模仿,只能导致艺术的死亡。

另一个重要作家余华,近十年来,几乎没有写过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仅仅搞些随笔之类的小打小闹。他在写完《许三观卖血记》之后,也许创造才能已经衰竭了吧。但是这几年,他也许是中国作家里面,读外国经典作品最多最系统的人了。他在《读书》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很值得写作者重视。

另外一位重要作家,我的河东老乡张炜,平均两三年就推出一部长篇。从《古船》以来,他所写的几部长篇,是很经了一番打磨雕琢的。王安忆对张炜的作品特别“来电”,自述张炜的所有长篇,她都详细阅读过呢!

……………………

岁月在无情地飞快地流逝着。每个生命体从诞生于虚无中那一天起,就开始一天一天一步一步地向着另一次绝对的虚无迈进。

在你之前,宇宙已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