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退休感言

作者:郭振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切,对我参加工作投身教育事业,确实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其实,后来的大学生,有段时间学习积极性是真不行,有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简直是放任自流,远远不如我们那时候的管理严格。当然,现在的大学生管理又比较严格了。

说这些呢,是想说我的成长一方面与当时的师资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学习环境有关系。我从上小学开始,基本上一直是半工半读,跟着老师在地里劳动,初中也是这样,一直到高一,还跟着老师在南山里打石头、伐树、栽树、围堰、平整土地呢!

我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当班干部,基本上都是当学习*委员。既然是学习*委员,总得比同学学得好一点吧!因此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对一个孩子来说,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极其重要的。

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高考已经停了,大家都没有考学这个想法,学不学都一样,也没人逼着你学习。那时候我努力学习,说穿了,也就是为了考个高分,得到老师的表扬。我还记得我写的作文,语文老师常常当范文在班里念给大家听。

说这个呢,我其实是想说,为什么后来我考上学了,其他同学大都没考住呢?这还是说明了那个道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

再就是谈谈我的工作经历。

我在1981年参加工作,开始是在乡下,在一个山区中学干了四年。从1985年,我调到无州三中,已经在这里干了整整35周年了。这日子还真是不经过,不知不觉,四十年过去了,我也从一个毛头小伙子,变成了一个临近退休的老头子。

在那个山区中学的四年,迄今印象深刻,可以说是兢兢业业,奠定了我一生发展的基础。

那个学校是初中,每个年级有两个班。一共有二十几个教师。其中公办教师只有9个,大部分是民办教师。9个公办教师,其中还包括一名校长,一个教导主任。

我在那里是教的数学。一毕业接的是初二,第二年送初三。最后的中考成绩非常好,我教的几何是全公社第一名,我教的代数是全公社第二。

当时高庄人民公社一共有8所初中,我们这个学校还是比较小的,一共只有6个班。大的学校呢,有的是12个班,有的是18个班。我的教学成绩确实是很突出的。此后两年,校长一直让我送毕业班。

领导也很器重我,从1983年,学校里让我当团委书记,一边教课,一边兼着团委的工作。

……………………

我还记得,那时候我的月工资是36块8。当时山区的生活确实比较艰苦,交通很不方便。吃饭呢,都是从家里带,或者自己用小煤炉子做,学校里没有食堂。

当时学校从附近村子里找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当校工,他既负责看大门,还得打点敲钟,还得当伙夫,负责烧水。他就在一个敞篷里,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