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考研轶事

作者:郭振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治平:可是万一今年又考不上呢?就算他很坚强,再复习再考,可是谁又能保证,明年就一定会考得上?难道如果一直考不上,就一直什么也不干,一直考下去吗?真那样的话,岂不是青春蹉跎,事业渺茫,岁月虚度吗?

何况,过了毕业的当年,以后再找工作只怕就不容易了。像小雨这种小妞儿,要是真这样做才是倒了霉呢!一个女孩子,何苦呢?早晚还不就是要嫁人吗?

……………………

杨重:才不是呢!小雨的目标可远大呢!人家还准备将来出国留学呢!

治平:唉,现在的人究竟怎么了?出国究竟有什么好啊?有什么学问,在中国的大学和图书馆里学不到的呀?何必非得出去花那个冤枉钱,受那个洋罪呢?

闹到最后,还不一定回国。我国培养了他们这么多年,不就白培养了吗?倒成了免费给外国输送人才啦!而且后来,还有可能要嫁给一个洋人,让人家折腾得死去活来,中国的才女怎么就这么犯贱呢?我擦特么的!真伤中国老爷们的心呐!

杨重:哈哈哈!你这个愤青,过分了啊!何必咒人家呢?这多不吉利呀,不过我很赞同你的观点,我也真是觉得,这么个不要命的追求文凭法,也真不应该。其实何必呢?中国的事为什么总是这么不可思议?

考研本来是为了让人研究学问增长知识的,结果呢,长了一肚子死知识,才能未见得增长了多少,只不过学会了应付考试的技能,一级一级地拿下了一大堆文凭。最后也不过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多赚一些钱,在社会上混得地位高一些而已。唉,典型的市侩思想,小市民理想啊!

……………………

治平:是啊,我觉得混个大学文凭已经不错了,只要可以找一个安定的工作,自己业余有学习研究的机会,又何必一定要在大学里读书?真正的大人物,有几个是靠文凭吹起来的?一个真有理想的人,在什么地方不能建功立业呢?何必一定要在学校里浪费上20多年的光阴呢?

想想吧,从7岁上学,要一直上到30多岁,才得到一个博士文凭的话,这就过去了半辈子啦!30多年都扔在了平淡无奇、庸陋不堪的校园里,多么可惜啊!其实社会上的广阔天地,生活海洋的惊涛骇浪,难道不更会造就人才和英雄吗?

杨重:唉,有文凭没水平的人还少吗?快别培养这么一大群书呆子,一大堆废物啦!陆幼青在其遗作畅销书《死亡日记》里,不是也这么说嘛:

对大多数没才能搞研究的人而言,大学毕业就尽够了,真正的知识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呀!他在主持单位招聘员工的时候发现,那些真正的研究生,往往目光呆滞,形容猥琐,言语木讷;倒是那些持有假文凭的人,大都眼神灵活,潇洒大方,颇有口才呢!

……………………

治平: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真是遗害匪浅,流毒广远啊!据说现在连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