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演的蘩漪呢!”
她这样一说,去年的事情我就全想起来了。那天,《雷雨》授课的点点滴滴,一下子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了:
……………………
那天1班的孩子们太踊跃了。分角色朗诵课文,报名的同学太多了。于是我只好分成三拨儿来读。
同学们对台词的体会很细腻,有很多地方我都没有体味到。我并没有给他们时间熟悉,也没有要求表演,只不过是一个分角色朗诵,居然有了演话剧的感觉。孩子们太厉害了!我当时忍不住连声赞叹:
“齐州一中高一一班的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
我印象中,那天的课,1班的孩子表现比2班的强得多。
课上探讨的一个话题是:“《雷雨》的主人公是谁?是周朴园呢,还是蘩漪呢?”
1班任天阳同学率先发言,他说是蘩漪。然后他从戏剧冲突、情节发展、主题表现甚至戏份上,谈了自己的理由,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一上来就有人认为蘩漪是主人公,这倒是我始料不及的。而且天阳的理由很充足,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反对声。
这时候,今天我在山上遇到的马晓阳同学站了起来。马晓阳认为周朴园是主人公。这个观点在我意料之中,而马晓阳同学反对任天阳同学的理由,是这堂课上一个最大的亮点。
马晓阳站起来说:
“我不同意主人公是蘩漪,我认为在《雷雨》中,蘩漪充其量只能算一个点燃周家火*药桶的一只打火机。如果没有周朴园这个周家罪恶的火*药桶,光靠蘩漪这样一只打火机,周家的火*药桶能爆炸吗?”
……………………
她的这番话太精彩了!在周朴园和蘩漪谁是主人公的问题上,我还是倾向于周朴园的。
虽然曹禺先生的本意应该是蘩漪是主人公,但是任何作品一旦问世,作者的解读只是众多解读中的一种而已。考虑到周朴园在剧中的身份地位,以及与其他人的矛盾冲突,尤其是涉及到这部剧作的主题,我觉得还是周朴园作为主人公更为合理。
当然,蘩漪作为主人公理由也很充分。在2班,尽管我最后依然坚持我的观点,但是没有拿出“巧妙”的理由,来说服不同观点的同学。
而马晓阳同学的这个比喻,弥补了我在2班的遗憾。马晓阳同学没有把蘩漪说成“导火*索”,而说成“打火机”,充分说明这是她独立思考的结果!
那天的课堂,我为双“阳”(马晓阳、任天阳两位同学)大声喝彩!
……………………
这时马晓阳忽然说道:
“高老师,你那天的课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还记得第二天,你给我们读过你写的一篇关于蘩漪的文章呢!”
奥,我想起来了,那天关于蘩漪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