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院、老师的支持下,和同学们一起,自己策划、自己组织、自己实施,成功举办首届石油汇中国国际学生石油论坛,吸引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学生参与论坛。
只要敢想,学院会给予每一位个体最大限度的成长机会;只要敢做,梦想就会成真。在石油工程学院,遇见最好的自己,创造最美的青春。
——2010级 马博(本校2017级博士生)
马博入围2018年福布斯中国教育行业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获评“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2)
不得不说遇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能进入石油工程专业学习是我的幸运,学校和学院教会我惟真惟实、艰苦奋斗和不断进取。
从2012年学校鼓励我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2013年资金支持创办第一家公司,2014年创业挫折,导师鼓励我休学前往中东学习经验,2015年回到石油大学恶补专业知识排名第一,到现在母校给予全面帮助与支持。资金短缺,学校支持办公场所;品牌影响力不足,学校赴乌干达挂牌中国石油大学东非培训中心;乌干达高访团来访,公司国内没有实体支撑,母校予以站台。
没有母校的培养,就没有今天的我,成长、成才路上中国石油大学永远是我坚强的后盾,是我最爱的母校!
——2010级 吕建(自主创业)
(吕健团队斩获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3)
“石油工程学院最吸引我的是什么呢?”刚下飞机,收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石工学院的文化特质。我想到的第一个特质就是追求卓越。从大一刚入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被导员告知了一句话“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所谓优秀,不仅仅是学习上,而是在各个方面都力争优秀。我清晰地记得我们为了班级团支部风采大赛深夜排练,我们为了一门选修课彻夜在图书馆背书刷题,我们为了备战“挑战杯”比赛在寒假休息的时候仍把自己关在实验室整整一个月的情景。我记得我在辩论赛夺冠时的兴奋;我记得我们班级获得省级模范班集体时的喜悦;我记得在油价断崖式下跌的寒冬里我们全班实现保研就业率100%时的自豪。能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处于拥有强烈的凝聚力和荣誉感的土壤之中,是因为这个优秀的环境催促着你去追求卓越。
另一个想和大家分享的特质是全面发展。我们石工人是“闲不住”的,我们践行着“以学习为中心,走全面发展之路”的理念。比如,我们学院马搏师兄除了学习成绩优异,直接保送研究生之外,还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参与spe北方分会、创建公司……并且每一项都不是浅尝辄止,每一项都做出了成绩。现在,正在读博士的师兄,已经是乌干达一家中国公司的创始人和总经理,是人民日报的“常客”。我们个性化发展,学习如何学习的方法,因此不仅仅可以做好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