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心系桑梓

作者:郭振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现的梦。

这一切都在说明,这是一个局,很大的局。

所有人都只顾着自己活的好不好,而不会关心那些穷人的孩子死不死,疯不疯,是否会有一个好人生。

为了利益,他们不惜向自己的学生下手,暗暗把她们选为弃子,并标出一个好价钱。

只可惜,事到如今,邱老师还觉得只是自己“师德有问题”。

老邱同志,你醒醒吧。

你这是犯罪啊!

(六)

班主任是个官么?

如果算个官,估计也是全国最小的官了。管不了几个毛人,责任倒不少。

但就是这么小的一点权力,也能成为食物链上吃人的一环。

农村有句老话说,是官强于民。脱离了农村,当上了城里的老师,便觉得可以渔肉百姓了,摇身一变,成了农民的压榨者。

而对上更上一级的食物链呢,则更加顺从和依附。

这种食物链心态其实很有市场,甚至荼毒了国人几千年。所以我们能看到某某所长夫人,可以大言不惭地叫嚣,闯几个红灯怎么了,我一个电话就能摆平。

所以我们也看到某某官员夫人,在幼儿园的家长群里大放厥词,你们敢欺负我的女儿,马上让学校开除你这个老师!

稍微有了一点权利,便立马开始变了腔调,甚至连路都不会走了,满眼都是小老百姓,都是可以欺负的对象。

这一切,陈春秀的父亲其实说的很明白:

他们就是知道我是农民,怂人,所以才敢欺负。

所以我们不得不感叹,为什么高层要下决心,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再不管束,吸血算什么,就开始吃人了!

因此,我们现在要面对的,不是邱某和苟晶之争,也不是显规则和潜规则之争,而是一个新时代和一个旧时代的对战!

那些曾经的替学、替工和替当兵等一定历史阶段才有的种种“假冒伪劣”,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的透明,终将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现在的高考,再也不会出现冒名顶替者。

但反腐要一直在路上。

不能因为坏人变老了,就选择原谅。那将是对所有受害者一代身心巨大的摧残。

我们之我们为什么要对苟晶冒名案勇追猛打,就是一定要将邱老师绳之以法,并将其背后的利益链一网打尽!

他们,才是破坏教育公平、法治进步、河东形象的罪人!

无论古今中外,教育腐败,都是一项重罪!

而一个小小的班主任,既撒不了这样一个弥天大谎,也担不了这样一个万恶之罪!

我们热爱河东,所以更希望河东能像山西查处仝卓案一样,对陈春秀和苟晶案一查到底,绝不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