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月无情

作者:郭振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个问题。

小才:工作中的写作,还需要懂所在的行业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知识。

小珊:胖哥说的很对。

小才:套路(格式)好学,但需要“补课”大量的行业/专业知识。

小芳:现在看国家发文,道道很多,还是很需要下工夫的。不做不知道,做点就知道水平差距了。

小才:这是我针对工作需要,建立的“知识库”。[图片

小芳:这几天我也是天天在写,然后改,改,改……

小才:我虽不从事教育行业,但为了培养好自己的孩子,也一直在密切关注教育。

小芳:今天从上班到现在,改了一个,写了一个,一动不动终于完成了,背僵疼。然后看了看今天我发的视频“芳姐看世界”,点击量超低,很不开心……

小才:加油!

小芳:哈哈,这会儿就咱俩有空瞎逼逼。

小芳:高治平——你适合教高中,高中孩子是最义愤填膺的年龄,喜欢批判讽刺社会。

治平:哈哈哈!教啥呀?干后勤了。

小峰:高治平——慎言!大家都慎言慎行啊!

小洋:我看过几篇豆豆的文章,都是关于真情实感的问题,发给大家看看:

……………………

——附录1:

刚才我一冲动又删除了几篇我刚刚写完的文章。

因为看起来实在不满意,觉得一定不会过编辑老师的关,就算是能够过关,也不想再拿去发表了。如果自己回过头来看的话,也会感觉那些虚假的套话非常恶心。

如果一篇文章连自己看着都感觉很恶心的话,那别人又怎么能够看着舒服呢?

也许是因为背景环境不一样,在不同的境遇之下,每个人写文章的心情也是不一样的。

可是回想我们上学的时候,写的是什么样的作文呢?就是应付老师的套路问题,几乎全都是套路作文。

如果那些作文里面真的能够倾诉大家的思想情感,真正的感情,也许那对于老师来说,反而就不是什么好作文了。

可是我们看看那些文学大家写的文章,感觉就不一样了。他们几乎全是因为有着真情实感,或者是描摹真正的人而出名的!

所以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教育确实是存在问题的,必须要改正,如果不改的话,可能影响会很恶劣。

我还记得在很久以前我开始写文章,我就有一种逆反心理,不想跟老师说的一样,不想什么也服从于老师。

那个时候我写的,很短的篇幅,就把一个故事描述出来,也许那个故事并不是多么精致,但是却往往令人印象很深刻。

也许每个人喜欢的文章类型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寻找这些故事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