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幡然醒悟

作者:郭振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有事无事地找茬整人,我已经麻木不仁,逆来顺受,甚至可以说甘之若饴了。

我甚至自我感觉简直有一点受虐狂的症状了呢!我现在几天不挨他的敲打,就浑身不舒服不自在,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沉了似的!我甚至还会因为受到打击而欢喜:似乎我每被打击一次,我就更高大一点,成熟一点,健壮一点似的!

而且,痛苦是最好的素材。古人说得好:“文穷而后工。”人不在逆境困苦之中,很难静得下心来侍弄文字的呀!韩愈说过:“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处境困苦的人,写起文章来可以出于心而著于手;生活顺利的人写文章,恐怕就要捉襟见肘,碍难从事了。”

……………………

——杨重唏嘘不已,叹道:

“唉,我真算服了你了!有了你这样的胸襟气度,还有什么事能难得倒你呢?还有谁能压折了你的腰杆呢?你这人真是太豁达大度了,简直把‘忍学’融会贯通了呀!”

——高治平笑道:

“当然了,别人也可能认为我的含垢忍辱,是忍气吞声,是阿q似的精神胜利法。然而无论如何,有理性的人还是要尊重历史,承认现状,并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奋斗。否则,如果一味地冒进,只知道硬碰硬,结果就只能是头破血流。鸡蛋怎么碰到过石头呢?胳膊怎么扭得过大腿呢?越坚硬的钢铁越容易折断。牙齿比舌头硬,但是牙齿早早地掉落,而舌头会一直存在。这就叫做柔能克刚,弱能胜强啊!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的英雄。何必太在乎眼前的鸡虫得失呢?做人还是不要太鼠目寸光,太血气方刚啊!”

……………………

杨重叹息道:

“是啊,是啊,这个想法和我真是不谋而合呢!你这话让我想起来,暑假期间在老家,我就是这样教训的我的一个远房侄子的。

他叫小波,也是一个大学生呢,今年才上大一。不过他上的学校比较差,是安州的一个技工学校。现在与另外两个破破烂烂的三流学校合并成了安州职业学院。将来想找个好工作恐怕很难,毕竟大学生早就不包分配了嘛!

小波家里穷得要命。他父母亲已经60岁了,头发早就都白了。为啥他父母这么老呢?原来小波曾经有个哥哥,十六七岁的时候得了脑瘤死了。他父母在四十岁的时候上医院做了手术,后来才又要上的小波。

丧子之痛打击得两位老人都是体弱多病。他们种着三四亩地,哪里能侍弄得好?一年根本挣不了几个钱。小波上的这个大学,学费还挺高,一年一万多,再加上生活费,杂七杂八算下来,一年得花两万块钱。

可是这笔钱却难筹划得很。小波的叔伯兄弟、亲戚朋友,根本没有一个人肯出手帮助,这个暑假里竟然一分钱也没有借到。他也不能老欠着学校的学费,好在有人帮他想了个办法,在老师的帮助下办了助学贷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