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保持清醒

作者:郭振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都说这钱泡汤了,够呛能要回来了。

治平:那不可能!工业区教委怎么可能把这个钱融起来,赔了就算了?

……………………

小杨:问题是划归齐州之后,谁也不管这个事了!这块地究竟应该咋开发,到现在也没有一点说法。

治平:哎呀,那些出资人还不愁死了?

小杨:这些天我在外面饭店里吃饭,经常听到工业区那些公务员在那里说:“可是亏死了,这些年简直是白给工业区打工了!简直是给工业区人民免费服务了这么多年啊!辛辛苦苦攒的钱,又都交给公家了!”

治平:呵呵,这可咋办呀?

小杨:没法办啊!工业区教委换了好几个领导了,新领导也没办法,没能力解决这个事啊!

治平:这不就成了一个死结吗?

小杨:你寻思寻思,很多老师、公务员融进去了一二百万啊!基本上能拿出来的家当,都拿出来了!

治平:拿出这么多钱来干啥?这些人就不怕风险?

小杨:就因为利息高啊!有的老师、公务员还跟亲戚朋友借钱,跟银行贷款来投这个资呢!据说是月息两分呢!利滚利,几年就能返本的。

……………………

治平:唉!这利息太高了,几乎快跟上高利贷了!怪不得他们这么疯狂地投资呢!他们肯定想着,既然是工业区教委的行为,一定是有保障的,所以就把鸡蛋都放到这个篮子里去了。

小杨: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个事是极其牢靠的,发财是把里攥着,十拿九稳的……不不,应该说是“十拿十稳”。可惜不久,事实就开始疯狂打脸了!

治平:这再一次充分说明,杨柳树上不结包子啊!天上不会掉馅饼啊!

小杨:对啊,所以也就出现了悲剧,现在别说给利息了,本钱也还不起了!真是把那些身在其中的人急死了啊!

治平:谁家投几百万打了水漂,那一家人不就惨了吗?这可真是个大事。

小杨:当时他们就给签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借款合同,就跟以前打白条似的,轻轻松松就把钱卷走了!

治平:这个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啊!任何时候以高息诱惑的融资都别参与啊!不管发起人是谁,哪怕是领导,有公务员身份,也不能轻易相信啊!在涉及投资融资的大事上,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啊!

……………………

小杨:唉,啥说法也没有,房子也没盖,一直到现在还是一片荒地呢!

治平:工业区融资的人,肯定能把钱要回来。关键是里面不光是老师,还有很多公务员,估计还有不少大官呢!

小杨:嗨!人家那些官员通过这个项目已经挣到钱了,还会那么在乎善后的事吗?

治平:不过我考虑,最后这钱肯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