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都曾试着拯救父母的情绪,试图拯救父母的关系,想做家庭的保护神。
只是,有的父母看不到孩子,也看不到孩子背后的努力。最终,这些孩子也绝望了,认为自己做不了什么。由此日积月累,孩子也逐渐成长扭曲,他们也变得像父母一样,成了糟糕的父母。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父母的问题是父母的,父母的情绪也是父母的。
孩子,只是父母的孩子,而不是父母情绪的承担者,他们没必要对父母的任何行为做出牺牲。
当我们父母帮孩子这种无意识的动力表达出来之后,孩子就可以放下那份执着。
孩子你不需要去承担父母的命运,不需要去拯救父母的人生。同样的,也不要让你的子女,去扮演拯救父母的角色。
……………………
商诚:真正的修行是透过别人来觉察自己。
1、显现
你内在是什么,就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你对外排斥什么,对内就排斥什么。
一般而言,那些我们相处愉快的人,正是反映了我们喜欢且接受的内在自我;而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则反映了我们不愉快且不接受的内在自我。
教双方和谐相处,不如教他们让自己内心和谐,那样双方自然会和谐;教他们如何增进彼此感情,还不如教他们增进自我成长,那样彼此关系自然会成长。
2、改变
要如何改善关系,首先你要深入内在,除非你内在的问题先解决,否则你不但无法改善,而且会制造更多问题。
一个有控制欲的人,除非内在的空虚得到填补,否则就不可能放下别人,也难以解放自己;一个满怀怨恨的人,除非内在愤懑的情绪得到抒解,否则就不可能停止怨怼;一个爱嫉妒的人,除非内在能找到自信,不再跟人比较,否则就不可能停止嫉妒。
每个人外在的言行举止都是内在思想的呈现。你如果无法信任自己,就很难信任别人;你如果无法尊重自己,就很难尊重别人;你如果无法肯定自己,就很难肯定别人;你如果不能照亮自己,就不可能照亮别人。
3、关系
你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反应出你与自己的关系。
如果你不断与自己的内在冲突,那么你也会不断地与别人冲突;如果你自己内在的情感挣扎,那么你也会与别人在情感上发生挣扎。我们在感情中所遭遇的问题,就是我们内在的问题。
所以,不仅要检讨你跟别人的关系,也要反省你跟自己的关系。以下是一些你可以自我检视的问题:
“当我观察你所反映的我,我感到……”(如愤怒、恐惧、失控、困惑之类的感受。)
“你反映了我的哪个自我?”“外在”困扰我们的问题,正是我们“内在”无法整合的部分。如果你想改善外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