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邻居纠纷

作者:郭振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而对方也不知不觉当中活成了那个自我否定,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的低价值感的人。一生都会被此困扰。即使他再优秀,他自己也看不到。你都没有意识在你的指引下,ta已经丧失了让自己幸福快乐的能力,更无法感受到爱。他看到的永远是别人认为他不够好的眼光。承受不了一点点的批评和指责。时刻处在防御当中,总是保持备战状态。

当你认为只有优秀才能被爱的时候,你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不能不优秀的,别人不优秀,自己不满意,自己不优秀,自己还是不满意,想象一下你自己真的幸福吗?真的快乐吗?真的懂得爱吗?

……………………

所有的标签和下定义都是阻碍我们的爱发挥出来的。标准一旦建立,就会产生对立。

当我们没有能力给出爱的时候,自己也是感受不到被爱的。

想想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感受到被爱呢?被爱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有的朋友可能说当自己感觉到被接纳,被允许,被欣赏,被肯定,被理解的时候,就会有被爱的感觉了。但这对于你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了。

而往往你让别人感觉到的却是被指责,被挑剔,被要求,被否定,是不是?

那么你给出去的是什么呢?你给出去的是什么,别人感受到的就是什么。

当你能够撤下自己捍卫的那些标准和标签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爱是无处不在的。

大家记住,标准越多,限制越多,痛苦越多,幸福越少,自由越少,爱越匮乏。

让我们今天就一起来锻炼这个能力吧,给自己的心灵松绑,同时也还给别人应有的自由!

……………………

岳燕:你可以将每个婴儿看成一个小佛陀或小禅师,看作空投到你生活中的私人正念老师。他们的存在和行为一定会惹毛你、挑战你的所有信仰和极限,会不断给你机会让你看清自己对哪些事物心存执念,从而学会放手。每抚养一个孩子,至少就是为期18年的静修,而且不会因为你干得好就奖励你几个假期。这种静修的时间安排严苛无情,需要你不断地无私奉献,充满爱心。

陈建康:我们是如何有意无意的给孩子贴上了负面标签?

有时候,父母或许因为某些原因有意无意的把孩子某方面特点放大,说出了负面的话语,比如“你怎么这胆小!你就是一个笨蛋!你就是爱挑食!你性格太内向了!你不是学习的料!你怎么这么好动!”等等,给孩子贴上了一个负面标签。

有时候,邻居、老师或者其他人无意或者存心的一句话,比如“你家孩子真固执!这孩子就是坐不住!这孩子太小家子气了!这孩子不爱见生人!这孩子好多嘴多舌!”等等,也随意给孩子贴上了一个负面标签。

还有些时候,因为一直没做好一件事,强烈的挫败感也会让孩子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