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默契不减

作者:郭振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不可否认的, 如今三十五岁的我,想要挣更多的钱,获得更好的生活,为家庭多出一份力。顺便说下,我在国企上班,那份工资勉强能够度日罢了。

二是为了实现他人。我看到许许多多的人,陷入爱情、生活的困境,帮助到他们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情。

但是,正如你曾经说的那样,我这几年付出了这么多心血,也有好的出发点,但我从来没有从这件事情上获得收获,没有帮助到人,也没有赚到薪水。

今天,我给连叔来信,就是想问问连叔,我还要坚持下去吗?我还有必要坚持下去吗?

毕竟,我现在的工作是信息安全行业,我完全可以利用业余的时间去学习更多新知识。但我把时间耗费在了写作上面,虽然不至于影响正常工作,但要达到优秀的工作效果,那就差强人意了。(治平注:“差强人意”这个词儿,此处用得不是很妥当。)

今天是2021年1月31号,一个跟随连叔写作三年的人,陷入了迷茫,是继续写作,还是把精力转回到工作行业之中来,精修专业?

连叔,我无意于挣多少大钱,我只是希望,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能够有所回报,哪怕一年只有几万块,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附上我自己写的文章,给连叔一阅,希望叔给我一个裁决,我到底要不要写下去?连叔,打扰了,盼复,谢谢!

一个迷茫的人

……………………

——连叔回信:

一个迷茫的人:

吓我一跳,特意倒回去看了三年前的那篇文章,确定地没有鼓励别人当作家的意思。

我一直认为人应该把文字练好,能够简洁、清楚、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人思维能力合格的标准,但我从来不会鼓励当作家。

我很年轻就是作家了(虽然不是作协成员,有人不认),很快发现这一行是比较糟糕的一行。

糟在两点:一是这一行普遍穷,达到了发表标准,在行业内略有名气的人,也是穷的;二是这一行普遍自我认知失调,明明是可有可无的人,却自诩为社会精英,以为他们靠几本书就该指点江山,荣华富贵,欲求不满后,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怨气——竟然敢亏待我!

同时对业内的一点资源(比如发表资源、评奖资源、体制供养资源)更加饥渴,毫无下线地争夺,拉帮结派,党同伐异,今天你吹我,明天我捧你,今年你给我女儿一个大奖,明年我让你儿子当一个主编,吃相又难看,又可怜。现在还玩得不亦乐乎呢,体制养着一堆作家,真是双输,害了供养者,也害了被供养者。

我早早知道,自己再爱文字,也不能赌这一行。按照现有玩法玩,无论输赢都是输。

自己的文字当然还要天天练,生死却得彻底交给市场,那些廉价的小圈子恭维是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