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

作者:碧玉珠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不行的话,也希望我们能拥有一个好的结局。就算哪天疏远了,难以再时刻联络,也可以成为彼此之间遥远的挂念,偶尔想起对方时就聊天见面,即使人生不再相交彼此告一段落,也还是希望我们能各自安好,在截然不同的人生里闪闪发光。

妈妈给我打电话又开始催婚,说想抱孙子。我沉默了一会儿,决定坦白:我可能不生孩子。

电话那头妈妈有点着急:你想什么呢,不喜欢小孩?

我说:因为负担不起。妈妈松了口气,觉得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这有什么负担不起?你小时候那会儿家里多穷,你爸做生意破产了,我还闲在家里没上班。

不还是把你带大了?一个孩子要多少开销,负担不起?

我摇摇头,妈妈没明白。

养孩子不等于养一只猫,有粮吃有地睡就行。

或许有一天我能负担起孩子,可那个有一天到底是哪一天呢?

我不确定。

也不想让一个孩子来分担我这份不确定性。

没有学过的钢琴可以长大了再学,没有报过的游泳班可以长大了再报。

但那种在温暖平等、充满包容信任和爱的环境中长大形成的,与生俱来的自信和强大平和的内心,是无法在长大之后弥补再生的。

我还不够强大,甚至还没有长大。

我不想我的孩子稀里糊涂地到来,然后稀里糊涂地被生活逼迫着长大,长成一个像我一样,敏感又自卑的大人。

那种需要后天矫正的悲观,和刻进骨子里的自卑,我负担不起。

有很多不结婚不要孩子的年轻人,她们或许并不讨厌婚姻、讨厌孩子。相反,她们很有可能向往婚姻、也喜欢孩子。

正是因为太向往、太喜欢,所以害怕。

害怕不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童年;

害怕就算把自己所有能拿出来的双手奉上,都不能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害怕幼年经历过的痛苦会让自己孩子也尝上一遍……

前几天去看何以为家,故事中扎恩的父母不断地生育,终于到了无力承担的地步后,将11岁的女儿扎恩的妹妹嫁人。

女儿婚后生产大出血殒命。父母决定再生一个,并以死去的女儿为这个孩子命名,作为补偿。

从小只见过生活丑陋一面的扎恩长大后,在法庭上状告自己的父母,法官问他,以什么罪名?

扎恩说:因为他们生了我。

最终扎恩在监狱里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希望大人们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我住在这里的地狱,像一堆腐烂的肉。

我以为我们能做好人,被所有人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