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办学的念头

作者:天香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王康都会停留指正。

又到了一处,王康看到这里干活的不但有劳工,还有几个妇孺儿童。

“康少爷……”

见到王康过来,干活的几人都停下了手,恭敬问候。

“谁是这里的负责人?”王康皱眉问道。

“是我康少爷,我是这里的工头。”一个中年人擦着额头的汗忙着应道。

“怎么会有老人孩童干活?”

王康看着那个不过六七岁的孩童吃力的搬着砖,冷声问道。

“这个……”工头开口道:“是他们自己要来帮忙的,我拦不住。”

这时听到声音的妇女走了过来忙着道:“康少爷,您不要怪工头,是我们自己要来的。”

“这房子是给我们自己建,我们不上心,怎么能行?”

“而且,康少爷您给我们换新房子住,还是这么好的,我们来帮忙也是应该的,能帮一点是一点。”

“康少爷,”

这时,在这的老人也是起来,“自打您进了新奉县,咱这新奉县的气象就变得,我虽然老了,但不瞎,有您做我们的领主。”

“是我们的福份!”

“对!”

这时连那些干活的人都附和了起来。

听得这番,王康也是微微一怔,他又是道:“老人家,您能这样说,我很高兴,但这毕竟是在干活,搬砖弄瓦的,磕碰着怎么办?”

“还有孩子,他还这么小。”

“孩子也没事干,”妇女开口道:“就让他做点力所能及的活。”

“他不上学堂吗?”王康疑惑的问道。

“哪有学堂,”

一旁的工长插嘴道:“以前倒是有一家私塾,但老先生病逝了,就没人能教得了孩子们了。”

听了这话,王康才是明白,说到底还是穷的缘故,在古代,学习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穷人家的孩子,早早的就开始帮着家里下地干活了,哪有时间读书,就算有时间,也没钱。

况且,在新奉县连个私塾都没有,根本就没这个条件。

这倒是个问题,教育也是民生问题,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对封地的发展,也有好处。

起码也要识字。

看来有必要办个学校了,王康将这件事记在心里……

接下来,他又对几位好一番劝说,总算是让她们离开了工地。

接下来一路,王康发现类似的情况有不少,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他的所做得到民众的认可。

只要民心一致,就没什么事情做不成。

而且他特别关注了下,发现不少孩童都因为没有私塾,没有学习条件……也是斗字不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