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回割须弃袍毁栈道弃旧谋新入乌蒙

作者:开润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乌蒙山脉绵延千里,雄踞西南,古称蛮荒之地,岭峻峡深,林木茂密,素有”隔崖呼得应,攀谷似登天“之说。秦前之夜郎城,连接黔滇,扼入滇之咽喉,锁南亚之要道,秦时,凿崖壁架索道,贯通千里,直达南越,中原一统由此大定,夜郎国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四季如春的气候,形成天高云低的美景。有诗为证:青山苍翠鸟鸣涧,蓝天日薄云七彩,灵花异草附幽岩,毒瘴猛兽依溪畔,地广人稀岁芝兰,物竞天择丽云南。无怪乎,世人赞誉为动植物之天堂。

乌蒙山上,沟壑交错,平坝纵横,天生斜崖断岩,地造石柱如林,山泉汇聚碧溪,迭岩挂起飞瀑,幽谷溶洞阴河,钟乳石笋璀璨。险山湖泊相映,江流河湾回还,真是不入乌蒙游一圈,不明美景甲世间,观者曰:地上奇观聚此,云中神仙慕凡。

话说宋末元初,文礼尽毁,蛮夷横行,汉之一脉,十室九空,哀鸿遍野,腐尸遗道,铁骑驰骋,刀光剑影,碧血苍地,汉室余孤择荒而逃,险地求生,乌蒙山巅,蛮荒之地,一时成了活命的宝地良居,避难逃荒者争相涌入,络绎不绝,录文为证:“达贵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黔西入滇中。烧绝栈道,以阻追兵袭扰!”

从文字中可见,能入滇者,多为达官贵族,诸侯及其从仆,中土百姓只能引颈受戮。

古夜郎腹地,乌撒县之扬柳河畔,一员中年将领独立于河岸,他全身披挂,驻丈八雁翎枪,待一众轿车骡马辎重过完铁索木桥,挥动手中雁翎枪杆,红缨耀目,立于桥边的士兵得令,顺桥倾倒油脂点起火来,瞬时间,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焰火窜起几丈,映红河涧,腾起的烟云不一会儿就与河对岸栈道上燃起的云烟连成一片,河谷上空烟雾密布,看看烧得只剩铁索和冒着余烟的残木,士兵复砍断铁索,轰隆隆的闷响,铁索坠落涧中,瞬那间,先秦修通的五尺驿马古道尽毁,险关通途顿成断崖绝避。

河岸边上,人众栖遑,男女老幼,号啕大哭,泪洒石阶,苍穹色变,河水呜咽,这一烧,故土难回,宗庙皆丢,这一烧,改朝换代,胡虏换天,自此,南宋成为历史,蒙人统治中原。

中年将领姓吴,单名一个定字,祖上因抗金有功,战功卓著,曾任川蜀宣抚史,御赐郡王、太傅等要职,荣极一时,彼时,宋室衰微,吴定乘祖上荫庇,任御林军都统一职,崖山海战前,时年九岁幼帝,命吴定护卫生母和皇叔及皇家部分眷属先行从水路乘船逃离,两日后,元军攻破崖山陆上防御,小皇帝和文武百官被逼入海上,南宋十万军民拼死抵抗,终因大势已去,为免遭羞辱,幼帝与辅政大臣跳入海中,文武百官纷纷效仿跟随,包括女眷仆从,没有一个怕死的,携同余下兵将全部跳海殉国。

自此,汉民族建立的农耕文化政权被少数的牧游民族取代,文明和科技的发展出现断层,汉文化受到毁灭性的摧残,社会发展的进程出现了倒退现象。

吴定护卫着皇室眷属躲过元军追杀,逃出险地,经闽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