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在大兴善寺再次卜算,结果仍然如同上次一般。”
“哦对了。”秦朗猛然想起大宴
那天袁守城说过的话:“袁守城道长曾提醒过在下,说寺山安雅有可能也擅长卜算。”
“因此在下猜测,他可能是用什么办法躲过了在下的卜算之术。”
“那日在大兴善寺,在在为了能够接近寺山安雅,便称自己认识一佛门高僧,佛法高深,可与他探讨佛理。”
“只是在下实在不认识佛门中人,又凑巧得知玄奘大师便在长安,因此便登门求助。”
“好!”玄奘点了点头,淡淡的道:“小僧也是大唐之人,若这寺山安雅真有什么谋算,自该出力助秦侯查出事情根由。”
“秦侯何时去见寺山安雅,尽管通知小僧便是。”
他只看着秦侯长相,便心生欢喜,想要结交。
更别说,他曾见过不少番邦之人,相貌丑陋不堪不说,品行也十分狡诈诡谲,想来这倭国之人,也当是如此。
再加上他本是大唐之人,而这倭国人对大唐有所图谋,便是秦朗不找自己帮忙,他知道了也会主动查探。
更何况相貌如此出色的秦侯这般礼贤下士,亲自登门求助,他岂有不应之理?
至此,秦朗心中的大石总算被搬开,轻松了不少。
微微一笑冲玄奘拱了拱手道:“大师深明大义且乐于助人,在下佩服!”
“以后若是大师有需要在下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在下定然倾力相助!”
玄奘微微一笑,十分谦虚的道:“秦侯谬赞了,这些都是小僧应该做的。”
“若是将来真有求助与秦侯之时,定然不会与秦侯客气。”
“那在下便与大师说定了!”秦朗十分豪爽的点了点头。
忽然他又想起,这玄奘西行一事,不由问道:“在下还有一事想问问大师。”
“秦侯尽管问,小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大师可有西行求经的想法?”
他这厢刚问出口,那厢玄奘便愣住了。
去年因为道门出现一位仙人子弟,是以佛门便开设了水陆法会,各地佛门高僧云集,除了探讨佛法,还讨论如何应对道门见长的威势。
但此事只在佛门之中流传,不曾传扬出去,是以即便是佛门中人,知道的也身为稀少。
而他去年在长安见到天竺僧波颇之后,他便起了念头想要西行,去天竺求取总摄三乘的真经,使得佛门再无争论,思想统一,还为了能够力压道门。
只是他还未准备好,不曾说出去,就连师傅与佛门中的好友都不知道,这秦侯是如何得知的?
他只微微愣了一下,随即便缓过神来。
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