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谁说文人榆木心?

作者:带刀校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有了挟制,至少令那些要紧人等不敢小觑的气力,岂非是我等因祸得福?方才我二人听到诸位都在埋怨说,这是秦国公利用我等,岂不知,若非秦国公,我等何来今日这般令内阁惊慌失措,诸王心惊胆颤,六部三司怒火倒撞之威势?”

康海趁机拱手:“我二人比不得诸位饱学鸿儒,天下名士。圣天子委以重任,只怕费尽心力也讨不得十分好,故此,关公封神一事,我二人也存了私心,这私心便是,我等心甘情愿与诸位同僚坚守一道,还望诸位同僚也能与下官二人齐心协力。”

众人大喜。

就连孔从周也霍然动心。

“可秦国公那边……”孔从周心中一转想起了自己的儿孙。

他是老了,可他的儿孙还在朝廷里,如今守着个闲职领着国子监的差使,倘若能在此事上出点力气,岂不往后也有三分前程?

故此,这老头又道:“会不会被秦国公以为是我翰林院与国子监联手给西军施压?”

一时间,所有人心领神会,虽说那二人必是头功,可大伙儿多少都能分润些功劳不是?

可秦国公的吩咐那是轻易讲价钱的么?

康海与李梦阳飞快交换了个眼色,眼睛里有无奈,脸上有笑容。

他们方才商量好,此事定要分润一些功劳给旁人,若不然,他们能调到别的衙署还好办,一旦调离不出去,可就真彻底得罪了这些同僚。

何况今日之事,若运作得当往后可就是翰林院也掌握一定权力,至少挟制满朝文武的权势,他们何敢与翰林院众人彻底撕破面皮?

李梦阳本性阳刚,康海却是个七窍玲珑心,他又提起国子监,借口就是孔从周的那三个在国子监当差的儿孙。

这一下,孔从周主动提及,李梦阳对康海更加三分佩服。

“老大人勿忧,此事下官却有办法,”李梦阳笑道,“下官二人毕竟年纪尚轻,资历太浅,这么大的事情只怕办不好,要请翰林院列为老大人,各位同僚,及国子监有才之士协助。”

“不错,既是国家大事,何惧齐心协力?圣天子是有为明君,此事定然可行。”康海道。

这么一番交换,各方心满意足,杨墨函挥手道:“那么好,如今我等既已亮剑,便无半途而废的道理。诸位,还请到文庙一聚。”

作甚?

“这其一,自当是关公封神一事,我们要从长计议,定当办的妥妥当当。第二,”杨墨函笑道,“羞刀难入鞘,我等既弹劾群臣,自该趁热打铁,今日不为列祖列宗出头,我等妄为圣人门徒,陛下臣子。”

一些资历尚浅的庶吉士听的满面错愕,都闹得这么大了还觉着不够?

够?

远远不够呢。

“我们很难将内阁那四个老昏聩拉下来,陛下也不同意,那就只有让他们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