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
比如肥肠,北四郡的人以为那是北四郡的本地菜,
可南五郡也有自己的吃法,那里的人也都以为是自家特色菜……
直到人们到了中心城市或交通枢纽城市一看,原来很多菜其实压根不分东西南北……
都是现代科学诞生后,产能爆发,农业养殖等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大生产,大家终于填饱了肚子,又有了吃得更好的新追求,
这才把曾经物质不丰富时期,只有有钱人阶层才能享受到的那些东西给普及开来。
所以理论上,应该说主要矛盾是纵向的上层菜品下沉,而所谓东西南北的地域菜品横向扩散只是次要矛盾,
现代化之后,一个人几乎可以在自己所在城市吃到任何一个地方的菜品。
当然,食堂这个特殊菜系除外……
韩玉哲就想看看四食重开后,能不能找到一些家乡的菜品,
这一看,竟然还真有!
“呦呵,这不豆腐羹吗?
看样子很有石桥豆腐羹的品相啊……”
他抬头对窗口里的打菜师傅问:
“师傅,您是南五郡来的?”
师傅笑着摇摇头道:
“没——,
咱就是边河本地乡下来城里打工的!
这些菜都是厨师学校里教的,
考证的时候,把几个菜系的经典菜学下来,发现其实很多菜品原理都是相通的,就是刀法和口味上酸、甜、咸、淡偏好有所不同。”
韩玉哲听出老师傅说话很有底子,就问:
“您是有级别的认证厨师?!”
老师傅用手指敲了敲玻璃窗上面,韩玉哲抬头向上一看,窗口内侧贴着这位老师傅的资格证书彩色复印件,上面还有老师傅的头像和钢印!
“大夏国职业资格认证联盟,三级?”韩玉哲惊讶地道,“您是高级厨师?!高级厨师在我们食堂做石桥豆腐羹?”
老师傅点点头道:
“我们这儿,帮厨都是五级证书,也就是初级厨师起步。”
韩玉哲长大了嘴巴……
他就说怎么进了四食堂就感觉有些奇怪,哪里奇怪还说不出来呢!
现在才发现,那是因为打饭的大妈,大部分都换成了打饭师傅啊!
一般来说,凡是进厨师学校去正式学习厨艺,然后考了执业资格证准备这辈子走这条路的厨师们,都是男人居多。
女性也有,但大多集中在东式、西式面点专业。
在厨师学校里,每天跟男学生一起早起,在大勺里装上沙子练习翻炒,毕业后再进后厨跟男人们在一起乌烟瘴气颠勺的女厨师不是没有,但还是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