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人吃饱喝足了以后都不想这些,没人再愿意从事相关研究了才是问题……
再说了,所谓的好坏本来也不是这么分的,一把刀作为工具本来也不存在好坏之分……
所以想什么的人都有是一件好事,人要是想法完全一样才可怕,比如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只想着种地、吃饭、生孩子循环往复,那人类社会就不会是今天丰富多彩的样子……
大巴的车门还没打开,就已经有学生看到车上的父母,倒是学生们因为变样颇多,又是大冬天捂得严实,家长还在找下面这些人中哪个是自家孩子,
于是就有学生在大巴旁边,蹦蹦跳跳的挥手,还有的用手指敲车窗,然后就对上视线露出笑脸……
家人就是整天呆在一起就会互相看着不顺眼,心想这家伙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滚蛋,
然后等隔得远了又会互相思念,千里之行看上一眼就会格外亲切。
胡磊的老爹老妈也在,刚一下车,他就上去帮着拿行李。
虽然胡磊已经跟二老说过学校招待所大楼是四星级标准,什么都有,但爹妈还是老一辈的习惯,出门甚至还带着煮鸡蛋和换洗的衣物……
人群中,比胡磊还显眼的是呼延豹,比周围人高出一大截,
这家伙也没回边疆某四线城市的老家,而是就此准备把父母接来边河市住。
这要放在平时,怎么着也得月薪好几万才能在边河市同时买两套房,自己住一套不说,还能再买一套把父母接过来,
或者也可以贡献完劳动力回老家,
再或者孩子自己这边能买上一套,然后两边各过各的,等老家父母过世,再把老家父母的房子处理掉……
到了斋小果这儿就不一样了,他认为自己有责任解决员工的衣食住行等刚需问题,然后再一起去研究那些目前还造不出来却很想要的东西……
这个学期,学校的师生在忙,各种专业的施工队也一直在忙。
除了江北产业园附近开发的别墅区和临江主宅小区以外,就是南岸校园中,三食堂对面的教职工楼。
本来这些教职工楼是排成队列的一排传统7层火柴盒楼房,现在已按照当时招聘牛人老师们承诺的进行了改建升级。
具体是拆一栋建一栋,建好一栋新的,就搬进去一栋,然后再拆第二栋旧楼,
按斋小果的脾气,本来是想直接把一排楼全拆了一起盖新的,不过人家专业团队表示,那样的话,还得先给教职工在外面找住的地方,建完了再折腾着回迁,太麻烦。
于是斋小果就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变成拆一栋盖一栋,盖好一栋就搬进去一栋的计划,相当于一栋一栋的把旧楼换成新楼。
至于楼体本身的外观和内部设计简图,是斋小果画的,
新楼中,愣是变成了每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