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斋小果这个本可以仗着自己有钱成为资本代言人的玩家竟然没有这么做,而是以劳动者为核心组织生产和分配,以至于被中枢将其列为重点观察对象,想看看从前因为太过超前而不被看好的组织形式以现在的生产力和算力水平能否实现,那么边河市和北一郡,当然更应该支持一下这种与自己有相同底层信仰和行事方法论的人……
北岸新区的计划刚一宣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大部分人本来也不看这种严肃类新闻,
个别看了的,那5千平方公里的数字也是一带而过,没什么敏感性,并没有发现这个数字已经更很多一线城市一样大……
即便知道很大,也不觉得真能起什么作用,
西部沙漠更大,可有什么用呢?大就能发展的好吗?
倒是各路媒体一顿猛炒,解释了一下这是一件多么猛的政策,可人们也就那么一看,效果类似大夏某新区,几个月盖起上千栋楼,把大家震撼的够呛,不过接着也就该干嘛干嘛去了,大部分人不觉得跟自己有关。
最终,还是斋小果更懂得如何做宣传、如何吸引眼球……
当然是努力整活,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啦!
于是呼,他的《枯燥》系列开始了连续剧更新模式……
先是一位研究员,读完书就已经三十好几,现已人到中年,
在
这天,研究室中,其他人已经离开,只剩他自己坐在圆凳上,低头看着手机……
朋友圈中,当年选择留在国外发展的一位同事,此时已经住上某湾区的独栋别墅,过着朝九晚五、一家人还有猫有狗、下了班就沿湖骑行、跑步、周末在自家后院草坪摆弄烧烤或者开房车出去郊游的生活……
再看看自己,除了待遇并不高、研究经费也没多少的某大学研究所以外,市面上需要自己专业的制造类企业基本不去搞什么研究,都是直接用外国的技术,以至于他根本没什么其他可以选择的科研岗位……
除非放弃科研之路,去差一点的学校当老师……
想想所在城市的房价,没成家的有点难,终于成了家背上贷款的,又上有老下有小,同样难……
当年,自己同一批留学博士中,100个大夏人,有90多个留在外面发展,只有个位数的人选择回来……
回来的人中,又有人因为工作环境、生活压力而后悔,选择了二次归海……
而自己就是那少数坚持留在大夏发展的人之一。
他倒没想着自己会得到重用,毕竟做科研又不是做官,哪有什么重用不重用、位置高低的区分,再说大夏自己培养的博士也很多呢,所以他只希望自己的专业能为大夏发展贡献一份力。
然而,现实是各国的科研都跟教育一样,本质是个手工业,全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