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遇到的各种困难

作者:幸福饱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是因为汽车这件工业制成品本来也不是这么得来的,而是靠着无数人分成无数个细分专业,然后每个细分专业再经历好几代人的积累和推进,才最终造就了今天的样子,

所以他们联大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师生,目前只是了解最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而且只是作为技术和知识储备,为了今后可能要造的其他东西做铺垫,比如去造电动力车……

而等到斋小果谈完物质,郑国强谈完理想,到了第三部分,联大各个专业展示自己到底在做什么的时候,人们就能看到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师生们已经很长时间不在联大本校了,而是在外面四处跑……

最近,他们正在了解汽车,包括其他工业机械中最常见的一个零件:

轴承……

然后他们就发现,整个大夏竟然只有一所大学,中原科技大学,有一个专门研究轴承的专业……

而他们就正在中原科技大学作交流。

不过轴承这类专业,教室里能学到的只是一部分,更多的还是要在在实验室和厂里,

而他们大夏三大轴承大厂,边河市这个经济吊车尾竟然就拥有其中一家……

所以估计师生们很快又会回归……

中原科技大学的师生们对联大的师生们说,什么时候大夏要是能杀出两个超百亿规模的轴承大厂,他们这个专业的人也就能更好找工作了……

这话的意思是,规模大代表有可能拿出钱去搞研发,于是就能用得上他们这些专业人才,他们毕了业就有了去处,不用出国或者转行干别的,

否则的话,并不是有个轴承工厂就需要他们的,毕竟制造不等于研发……

不靠规模的反例也有,比如老欧洲就有轴承小厂专注于某一细分种类轴承的研发和制造并做到世界尖端,常年占据并垄断全球的这个细分小市场,

不过这种情况主要靠的是人家已经在单一细分领域内做出优势地位,其他玩家再去费力自己研发一遍的成本高、动力低,并不是说规模没用,小厂才理所应当的更厉害。

而且这里面还有个问题,那就是到底是人才促进企业发展和高端岗位创造,还是有了企业和高端岗位需求,从而慢慢培养出了厉害的人才?

本质当然还是个相互促进的循环问题,就看启动点在哪各环节先开始,这跟联大学生从处处是负反馈的负循环环境,进入拥有正反馈的正循环是一个道理,先发优势就是在正循环的马太效应中向前走。

细节问题有很多,总之就是发展并不容易,但按照客观规律和大势走向,似乎又水到渠成……

说回各个专业在干嘛的问题,既然这些内容会放到宣讲会的第三部分,斋小果这个负责谈物质的炫耀完了阳光大平层和1000亿对撞机项目后,就没在第一部分讲其他各个专业的具体内容,而是把场子交给了郑国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