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胃口不小

作者:纵马昆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迷人。

但事实上,这部电影辗转六年,其实也是12年拍的。

等于说,12年以后,直到宁远回来前,至少国内再没有胶片电影了。

而此时此刻,宁远所处的99年,数码还是新鲜事物,导演们更喜欢用胶片,就更不用说对美有执着追求的霍建起。

胶片是没有像素之说的,它能够完全还原镜头里的景色,清晰度很高。

而数码摄像机,则都存在着限制,即便是像素很高的设备,拍出来的画面还是由一个一个点组成的,也就是像素。

另外,胶片在色彩的表现上,数码设备很难媲美。胶片能够更加细腻地体现场景的细节和氛围,比如色彩、光线变化、影调等各个方面都比数码能够包容的程度更高。

《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的导演诺兰也说:“爱用胶片的导演,多少都有点理想化色彩和文艺气质。”

而到了昆汀塔伦蒂诺这里,更是说出了“数字电影不过是在电影院看电视”的争议言论。

宁远觉得,还是杨超说的对。

有坚持是好事,但保守残缺不与时俱进,终究还是会被淘汰,只剩下自我陶醉。

毕竟,影视作品是拍给大众看的,而不是你导演的自娱自乐,不尊重大众的导演,都会被现实打肿脸。

霍建起剪了一段,一天后放映给他们看,康健民再也不吭声了。

但霍建起还记着‘仇’,好笑道:“怎么样?”

“你不是挺不善言辞嘛?”康健民没好气道。

霍建起不以为意:“但我现在突然想畅所欲言了。”

康健民瞪眼望着他,而宁远、藤汝俊和霍建起老婆苏小卫,都被逗笑了。

接下来,他们继续挑选素材,而最终决定权还是在霍建起手里。

这也不是一言堂,一部电影,如果镜头语言不统一,也不是什么好事,又不是宁远他们的建议全都否决,总还是会听的。

在电影厂待了三天后,宁远和藤汝俊一起回京,而霍建起夫妻俩,得留下来继续做后期。

康健民把两人送到机场。

有了前车之鉴,谁也不敢再让宁远去火车站,何况还是沙城站,就算让做,宁远也不可能去,打死都不去!

在机场外面,宁远对康健民道:

“康厂长,我有点想法,之前一直犹豫,不过想了想还是决定跟您说一下。”

“我感觉我们这部电影,很有希望在今年的金雉奖上拿奖,所以我觉得,咱们应该先送去评选,等结果出来后在去谈发行的事情。”

看着康健民若有所思的神色,宁远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对于发行,我也有些这方面的关系,到时候,如果您有需要的话,我非常愿意跑这个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