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成功的因素VS大胡子

作者:纵马昆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兰。不过庞秋霞有英武大方,玉兰则腼腆含蓄,这是行走江湖的武林女子与不出深宅的大家侍女的身份区别。”

除了选角和人物刻画,这部剧的武打,也是让人津津乐道的地方。

华夏第一部长篇白话,就是水浒,它也被誉为武侠的萌芽,这部书里最具有武侠特征的人物是武松和鲁智深,所以在改编上,他俩都着重刻画。

另外,鼓上蚤时迁又是第一个能穿房越脊的人物,对后世的武侠也起了很大的启蒙作用,算是华夏长篇武侠之祖。

自然而然,拍摄电视剧,武打就成了重中之重。

只是水浒时期还没有后来金庸古龙他们内功、轻功、外功的分别,更没有降龙十八掌、乾坤大挪移、灵犀一指等各种骚包的神技,整部戏,有详细武功描写好像就只有武松和燕青。

正因为这样,这部剧很难拍的像徐克新派武侠电影那样飘逸精彩,也没法像袁和平指导的卧虎藏龙那么有意境。

在央视版水浒之前,鲁省版的水浒和央视版三国的武打都不算特别出彩,前者一招一式过于死板,像看武术表演,后者干脆和普通人斗殴没有区别。

为了改善三国演义为人诟病的武戏,张绍林他们不惜血本地请来了袁和平,而去的人,就是张记中。

袁氏兄弟也有自己的班底,他们当然是想用自己熟悉的摄影师。毕竟武戏的拍摄对摄影师的确有很高的要求,摄影机的机位异于常态,要求人的身位也得异于常态。动作率极快,拍摄时机稍纵即逝。

虽然这时候还是气焰逼人的央视,但玩转《水浒传》这样的大部头还是要精打细算,出于费用的考虑,他们一开始并没有答应袁和平用他的团队,而是抱着试一下的心态找来了由演员转行当摄像的于敏。

当时的于敏一头长绑在脑后,气质狂放不羁,张记中一见他就觉得很不放心,做了换人的准备。

一上来拍的是白云客栈的戏,燕青打擂之后与李逵逃到此处,遭到官兵的追杀。

但头回拍摄武戏的于敏,就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他的镜头移动准确到位,画面既不呆板也不花哨。袁和平也表扬说:

“这个摄影感觉极好,所有的要求都能达到,一点儿也不比我们原先的摄影差!”

就这样,于敏坐稳了《水浒传》摄影师的位置,后来在《射雕英雄传》中,于敏开始担任导演工作,《天龙八部》就出力更多。

成功并不是某一个因素,而是所有成功的因素都齐备,才会生,时间长的,已经在这个剧组待了过两年,短的也有几个月。

虽然宁远的戏份拍完了,暂时没他的事了,但他除了平时回去上课和演出话剧外,只要有时间他都会飞回来,看他们拍其他的外景戏。

而宁远的笔记,也被很多人传阅,最后不知道怎么就到了张记中手里,看过后,他特意找过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