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苦恼的原因,是因为这跟他之前设想的计划完全背道而驰。
最早,杨振兴是打算利用设计参赛作品,让队员们也能完全参与进来。
自从他去年带队参加了几次国宴任务,后续参加fhc等比赛时,没有担任领队。
转过年来,又要忙着参加两会,完事还请了一个月假期,去阿美利加录制节目。
所以他去年有意培养队员们在菜品设计和研创方面的计划,其实在他去年完成工作后便中断了。
恰逢国家烹饪队响应号召,有意让队伍年轻化。
之前负责的许多老师傅老专家结束工作,换上来了张勇等一大批中青年教练。
更是从头到尾都没有考虑过培养队员们这方面能力的事情。
发现这个情况后,杨振兴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再次把这件事情捡起来。
为此,他还专门请人去邀请张师傅和叶师傅加入教练组。
目的是为什么?
前面也提到了。
就是希望借助张师傅和叶师傅,在菜品设计上的实力,辅助他提高队员们在这方面的水平。
不然队员们只知道切菜做菜,菜品设计完全交给专业的人去处理,他们不能参与进来。
那最后这批有天赋有水平的队员,就会变成只会做菜,却不会设计菜谱的短腿厨师。
一旦这种模式彻底固定下来,根本不利于培养更多全方位发展的优秀厨师。
导致大量有潜力的厨师偏科,诞生更多在实力上‘畸形’的厨师。
现在国家日益强盛,需要在世界上发出自己更大的声音。
那么在烹坛上,组建国家烹饪队,出征各类世界烹饪大赛,肯定会变成固定惯例。
到时候,入选的队员心安理得只顾着提高自己操作上的水平,完全放心把菜品设计交给专家们设计。
他们一点也不参与,就在最后直接拿来设计好的菜品练习掌握。
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需要制作展示这些菜品的厨师,都不参与到设计中来,该如何更好的理解这道菜,呈现出最完美的样子?
就好像运动员一样。
只知道训练,有什么战术,就只会拿来用,却不知道战术的精髓所在。
最后即便能用出来,也只是比葫芦画瓢,过于死板和僵硬,不能发挥出精髓所在。
两者都是同一个道理。
杨振兴自问,自己能够在那么多国际赛事上取得金牌。
一方面跟他本身厨艺实力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他自己用自己设计出的菜品参赛。
只有自己参与到设计中来,才能更好的理解掌握这道菜的设计是出于什么目的,为什么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