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开口询问。
王师傅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他转过身子,有些疲惫的说道:“行了,今儿也不早了,忙了一天我有些累,不服老不行,让小张儿把车开过来送我回家吧。”
心里一肚子疑问,安主厨只能全都憋在心里,回答道:“好的师傅,我这就打电话联系。”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杨振兴每天都用不少时间整理和消化在王师傅那里学到的东西。
但同时,他也没有放松之前练习的其他内容。
王师傅说的一句话杨振兴记得十分清楚。
“现在我能有这样的手艺,丰泽园能有这样的风格,离不开各派系的融合。我们有胶东派、福山派;有济府派、有京帮派。
正因为这些派系的特点融合在一起,才造就了现在的风格,我们的味道也能更被老百姓接受和喜欢。”
仅仅只是鲁菜内部的派系和延伸出来的发展分支融合在一起就有这样的效果。
杨振兴不由得试想了一下。
如果他能跟着吕志义吕师傅学好苏菜,鲁菜跟苏菜互相结合、互相借鉴。
以鲁菜的优点去改良苏菜的不足,以苏菜的长处去弥补鲁菜的短板。
那么制作出来的菜会不会也能受到老百姓的接受和喜爱?
甚至接受的喜爱的程度更大,范围更广呢?
想到这里,杨振兴定下了一个目标。
那就是尽可能多的去接触学习不同菜系的内容,哪怕无法学精学通,但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一定要有所了解和认识。
到时候一道菜融合几种菜系的特色和优点,那将是怎样的一道菜呢?
当然,这件事现在只能心里面想想,毕竟没人能一口吃下去个大胖子。
学习鲁菜就花费了杨振兴近十年的时间,而且到现在还没完全学全并且熟练掌握。
其他菜系的难度并不比鲁菜低到哪里去。
比如现在练习的苏菜刀工,都练了一年时间了,还是在任勇和杨振兴有坚实的刀工基础之上。
结果到现在别说完全学会掌握,就连一半的功夫还没有练完呢。
所以,对于杨振兴来说,这个目标将会是一个漫长并充满各种艰巨挑战的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解和消化,杨振兴把握了不少技巧。
同时他没有藏私,也把这些技巧有准备的教给了文泉春后厨的其他厨师。
这里说的有准备,是指那些不重要的、只是一些小窍门的技巧。
至于制作名菜大菜的内容,杨振兴并不打算轻易传授出去。
这些都是王师傅多年总结得出的经验,是宝贵的知识。
如果就这样随意的教授给别人,那是对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