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不同口味的品种,同样限时两小时。
最后的一名选手负责冷拼或者食品雕刻。
要求以六种以上自制原料制作一道或一组冷菜拼盘,亦或是食品雕刻作品一个。
时间也是两小时。
上面除了食品雕刻之外,所有菜品必须要制作一份十人分量的送到展台展示。
另外备好小碟筷子供评委品尝。
也就是说,团队的四个人要在两个小时内分工完成上面的所有制作要求。
等到个人赛的时候,杨振兴就要单独奋斗。
按照报名要求,他要分别参加热菜和冷拼两场比赛。
最关键的是,第二阶段不光要考验厨师的基本功和菜品质量,同时还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最后的总成绩理论知识占了三成,实际操作占了剩下的七成。
这个要求打了杨振兴个措手不及。
他的资格证书是原来陈会长直接帮他办下来的,算是走了后门,必须学习的理论知识他可是一点儿都不会。
因为杨振兴从来都没想到过参加烹饪技能比赛,居然还会考理论知识!
不得已他又跑去书店,购买了大批烹饪教材。
在剩下的一个月里什么不都不干,只埋头苦学这些理论性的东西。
这一要求让同样没上过专业学校,只是很早出来打工被看上选为徒弟的李明等人庆幸不已。
如果他们有资格参加比赛,估计成绩也要在这上面吃大亏。
为了配合自己孙子参加比赛。
在规定参加分赛区第一阶段比赛的日子,杨兴盛特地通知在那天两个饭店全都停业一天。
让李明、杨红兵和梁庆红三人专程去给杨振兴保驾护航。
同时杨兴盛也会跟其他几位师弟到场加油。
通知上除了这些内容外,还把评分标准和要求写在了上面,方便参赛厨师提前准备。
比如热菜对切配、烹制过程、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对冷拼的刀法、操作流程、食品安全等等一系列的步骤全都有不同的要求。
然后热菜成菜要在味感、口感、质感、观感、营养卫生五个方面系统评分。
冷拼也会在食用价值、造型、刀工、营养卫生上面进行评判。
同时后面还有各种公平竞赛需知。
比如除了高汤、制茸、不入味儿的馅料外,其他食材一律不准携带入场。
同时对选手所带的原料、用具全都要严格检查,装在组委会提供的箱子里,个人箱包不允许携带入场。
在强调各种要求规定之外,通知也写明了奖励内容。
在分赛区各单项获得金牌的个人将获得当地的‘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