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而他又用了多长时间适应了家里有数百亿米元资产的现实。
杨振兴知道消息没过两天,就到了初七上班的日子。
杨兴盛召集管理到老店开会,因为提前知道了消息,所以杨振兴并没有过去参加。
所有人对于杨兴盛决定买下两边的门脸扩大老店的营业面积都表示了认同。
其实早在年前生意火爆,他们在发愁客人太多,店里座椅又太少的时候。
就想到了这方面的事情。
现在杨兴盛提出来正合了所有人心里的想法。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文泉春越做越大,他们的工资待遇也会相应提高,这是互利互惠的好事情。
而且听杨兴盛打算盖一栋五层的建筑时,所有人心里都感到高兴。
他们在场的都是亲眼看着文泉春从一开始现在的铺面到开分店再到现在起楼的见证者。
饭馆能发展到这一步,所有人都与有荣焉。
这里面也有他们付出的努力和帮助。
至于吃惊于杨家能有那么多钱盖五层的酒楼,这点儿上没人跟杨振兴一个反应。
毕竟每天都在店里工作,其中的利润和收入大概也能估算出来。
他们可不像杨振兴一样,成天除了埋头练习厨艺就是练习厨艺,其他的事情都不怎么关注。
这不是说这些人窥觎财产什么的。
只有心里对东家的收入多少有些底儿,他们才能够安心工作。
因为他们知道东家是有能力继续给他们发工资的。
而且知道了大概的收入,回头想要给自己增加工资谋求更好福利待遇的时候。
心里多一分把握,同时还能判断东家是不是对待他们这些员工是真心的。
要是知道了自己老板赚得多。
结果等你老员工去要求涨工资提待遇的时候,老板却跟你哭穷,说生意不好做。
最后腻歪半天一点儿没涨或者只涨了一丝丝。
这样的老板不值得去托付忠心,认真努力的给他干活。
内部统一了意见,接下来杨兴盛开始行动起来。
在联系设计师还有施工队给预算和设计的同时,他不断奔波在各个部门之间,申请买地盖楼。
一家老字号发展的不错,现在要扩大规模。
对市里来说,尤其是对市工商联来说是好事情,这也算是他们的政绩之一。
虽然八十年代初的‘恢复京城老字号’计划到现在已经基本完成。
市里下一步工作计划也偏向转移到发展其他方面。
但怎么说,老字号也是京城的代表,是他们必须长期坚持发展的目标之一。